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來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使。南朝宋.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悔生連忙收下,代寫收條,付與來人去了。」
於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居逸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足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了他的忙,便送我寶劍一把作為答謝。」孟嘗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敗。不過,在《戰國策》中,除了「舉足之高」的用法又接以「志之揚」,語義較完整。後來「趾高氣揚」這個成語應該就是從《戰國策》演變而出,用於形容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騰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移用。《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這番不專於販漆,但聞有利息的便做。家中收下米穀,又將來騰那。」
機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紡織的人家。《明史.卷二六五.李邦華傳》:「貴嗾奸民紀光詭稱機戶,詣闕保留貴代成督造。」《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家中收下的絲綿,發到鋪中,賣與在城機戶。」
上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上等的計策。《隋書.卷三七.列傳.梁睿》:「所以周無上算,漢收下策,以其倏來忽往,雲屯霧散,強則騁其犯塞,弱又不可盡除故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還仗老父臺設法,請他們移營到高家集去,實為上算。」
比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先、從前。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這家私比先家兄在時,原無積趲,都是我苦掙下的。」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我小人有一件物,還是比先收下的,因無人買的起,出不上銀子,小人就不曾賣。」也作「比先時」。
西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稱御史臺為「西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唐人本謂御史臺在長安者為西臺,言其雄劇,以別分司東都事。……本朝都汴,謂洛陽為西京,亦置御史臺,至為散地,以其在西京,亦號西臺,名同而實異也。」《刻拍案驚奇》卷九:「奉旨發下西臺御史勘問,免不得收下監中。」
名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名的城邑。漢.賈誼〈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下天之兵,聚之咸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