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廷(Holy Se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湯姆克蘭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兔子》 (Red Rabbit, 2002)在蘇聯的影響下,波蘭的反政府活動日益活躍,波蘭出身的羅馬教宗感到同感,考慮著辭掉教宗的職位並回到波蘭支援,得知此消息的蘇聯計畫要暗殺教宗。《老虎牙》 (The Teeth of the Tiger, 2005)資料來源:中文維基百科責任編輯:呂友仁
教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主教、正教及某些新教宗派,行洗禮時為受洗者設置的男性保證人和監護人。
教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的最高領導者。由樞機主教團選舉產生,任期終身,駐在梵蒂岡。也稱為「教宗」、「教王」。
日蓮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佛教宗派之一。十三世紀日蓮創立,故名「日蓮宗」。此宗雖受日本天台宗的影響,但特別重視《妙法蓮華經》,尤其《妙法蓮華經》經題五字,認為只要誠心皈依本尊,口唱經題就能即身成佛,並有可能在現實顯現佛的淨土。此宗以身延山久遠寺為總本山,分派很多,在臺灣亦有少量的信徒。
于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1~1978)字野聲,黑龍江蘭西人。上海震旦大學畢業,羅馬聖多瑪斯學院哲學博士。天主教神父,畢生獻身宗教事業,歷任南京區主教、總主教、樞機主教、輔仁大學校長。熱心社會公益與國家福祉,民國六十七年,參加教宗保祿六世葬禮,逝世於羅馬。
密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類佛教修行教法。一般認為密宗是七世紀以後婆羅門教融入大乘佛教的產物。強調三密加持,即手結印契、口誦真言、觀想本尊。將對佛、菩薩的信仰結合了空義與止觀的修行方法,所以修習者應先具備大乘顯教的基礎才能進而修習這類教法。流行於中國唐代及西藏、臺灣、日本等地。也稱為「祕密教」、「密教」、「金剛乘」、「真言宗」。
瑜伽行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派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立八識,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也稱為「唯識宗」。
貞德(Joan of Ar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識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創立八識說,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由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也稱為「法相宗」、「瑜伽行派」、「瑜伽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