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59 ms
共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恭謹謙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恭敬謹慎,態度謙卑隨和。如:「他平時對待別人恭謹謙和,令人尊敬。」
|
搔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擾亂使人不安。《西遊記》第一回:「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麼人在此搔擾?』」《紅樓夢》第二三回:「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搔擾,豈不寥落。」
|
夔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謹恐懼的樣子。《孟子.萬章上》:「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栗。」
|
翼翼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小心翼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
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謹注視的樣子。《楚辭.宋玉.招魂》:「蛾眉曼睩,目騰光些。」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四四齣:「愁凝睩,秦雲黯待成飛絮,誰說與玉肌生粟?」
|
一介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崇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
|
恪守成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謹慎的遵循既有的法令。《元史.卷一三○.完澤傳》:「元貞以來,朝廷恪守成憲,詔書屢下,散財發粟,不惜鉅萬。」也作「恪守成式」。
|
一毫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崇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
|
肅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謹呈獻。為書信用語。
|
恪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謹慎。《書經.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肅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篤不忘。」《新唐書.卷一一四.豆盧欽望傳》:「性恪慎,坐政事堂,束帶,終日不休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