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迪爾理論教育意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的學生,其擁有的文化資本相差深遠,可在言行儀態表達出內在的文化資本,消費物品的客觀化文化資本,以及文憑、檢定證書等制度化的文化資本之擁有狀況,得知文化資本狀態之差異。擁有不同文化資本的學生,可能影響其學習學習表現;在教育系統內受到專斷文化的認同或排擠,也會影響師生關係與同儕互動。
畢業證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級學校發給學生修業期滿,准予畢業的證書。如:「畢業證書只是形式上的證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本身的能力。」也稱為「畢業文憑」。
須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公文的結尾用語。表示結束。如文憑則曰「須至文憑者」,護照則曰「須至護照者」。
告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朝廷發給官員的就職文憑。《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大尹再三不決。猛省思量:『有告劄文憑是真的。』」也作「告身」、「官告」。
驗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被選上的官員經查驗無誤,給與文憑,就可去指定省分報到,稱為「驗放」。
本管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屬長官。《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學吏見過文憑,曉得是本管官,也不敢怠慢。」《清史稿.卷三七八.列傳.黃爵滋》:「官親幕友家丁,除本犯治罪外,本管官嚴加議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