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7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說文解字.言部》:「訊,問也。」《詩經.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訊之占夢。」《文選.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藏、蘊含。《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序》:「自古材賢有韞于中而不見于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作品或言談中的內容。如:「言之有物」。《文選.陸機.文賦》:「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文詞語意凝鍊。如:「警句」。《文選.陸機.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著、循著。《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文選.陸機.文賦》:「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
橐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自然、造化。《文選.陸機.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變、轉移。如:「見異思遷」、「事過境遷」。《論語.雍也》:「不遷怒,不貳過。」《文選.陸機.文賦》:「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泛指人、物聚集的地方。《文選.陸機.文賦》:「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按步就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部就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按部就班」見於晉人陸機〈文賦〉。陸機認為在下筆寫作之前,必須先有整體的構思,「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其中「選義」、「考辭」指的是選擇義理、斟酌辭句;「部」和「班」則是指布局結構和組織層次。整句話的意思是:依照構思所得的布局和層次安排章節,並且將適合的詞語放在確切的位置。後來「按部就班」這個成語就從「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演變而出,被用來指按著布局、層次來行文。後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則將其範圍擴大,不但用於寫作文章時,而且泛用於一般事務,用來比喻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步驟進行,例如: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管樂器的通稱。《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晉.陸機〈文賦〉:「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