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忘恩背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復奉使典州。 〔注解〕 (1) 備位:自謙充數之詞。 (2) 待罪:古代官吏常恐失職獲罪,故以此為自謙之辭。 (3) 京兆: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4) 賊捕掾: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5) 素:一向的。 (6) 恩貸:施恩授與。 (7) 章劾:彈劾。 (8) 受記考事:接受處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職的時間已不久了。見「...
負義忘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復奉使典州。 〔注解〕 (1) 備位:自謙充數之詞。 (2) 待罪:古代官吏常恐失職獲罪,故以此為自謙之辭。 (3) 京兆: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4) 賊捕掾: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5) 素:一向的。 (6) 恩貸:施恩授與。 (7) 章劾:彈劾。 (8) 受記考事:接受處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職的時間已不久了。見「...
姦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偽詭詐。《管子.明法解》:「權衡平正而待物,故姦詐之人不得行其私。」《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廷尉驗治何人,竟得姦詐。」也作「奸詐」。
通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貫通明曉。《管子.明法解》:「聞禍福之事不通徹,人主迷惑而無從悟。」《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歲上,就是個神童。後來經史子集之書,無一樣不曾熟讀,無一樣不講究,無一樣不通徹。」
術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制等治國的方法。《管子.明法解》:「明主者,有術數而不可欺也,審於法禁而不可犯也。」
溯流求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流而上,探求源頭。比喻追根究底。《元史.卷一九九.隱逸列傳.杜瑛》:「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興化,以拯數百千年之禍。」也作「溯流徂源」、「溯流從源」。
有名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公卿贈送財物都沒有辦法,你為何要恭賀我呢?」表示韓宣子雖然身為公卿,但是卻無公卿的財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類似的用法,說明一個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職,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
經緯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天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旄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旄與鉞。為將帥領統權柄的代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冀州刺史。敞起亡命,復奉使典州。 〔注解〕 (1) 備位:自謙充數之詞。 (2) 待罪:古代官吏常恐失職獲罪,故以此為自謙之辭。 (3) 京兆: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4) 賊捕掾: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5) 素:一向的。 (6) 恩貸:施恩授與。 (7) 章劾:彈劾。 (8) 受記考事:接受處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職的時間已不久了。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