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52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通曉事物之理。《孔子家語.卷一.五儀解》:「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知陛下有賢聖通明之德,仁孝子愛之恩。」
褦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明曉事理,不懂事。《土風錄.卷八.褦襶》:「徐堅《初學記》載魏程曉〈伏日〉詩:『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集韻》,褦襶,不曉事也。」
了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捷了當的話。《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你是個曉事人,定要人說個了話。」
解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曉事、懂事。《南史.卷七七.恩倖傳.茹法亮傳》:「法亮便僻解事,善於承奉,稍見委信。」唐.杜甫〈彭衙行〉:「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
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淵博且通曉事理的人。[例]即便學貫古今的通人,也躲不開生老病死的折磨。
聒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太多,使人厭煩。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老人家不曉事,耳根邊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紅樓夢》第七回:「因這裡又事忙,不便為這點小事來聒絮你。」也作「絮聒」。
四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通曉事理。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若比之于內視反聽,愛氣嗇精,明白四達,而無執無為。」
男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男性與女性。如:「男女平等」。
2.兒女。唐.杜甫〈歲晏行〉:「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也作「女男」。
3.兩性間的關係。《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4.地位低下者或奴僕的自稱。《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告觀察:『這靴兒委是男女做的。』」
可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須知。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老人家不曉事,耳根邊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也作「可知道」。
峨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冠。《新唐書.卷一八三.韓偓傳》:「陛下誠惜貽範才,俟變縗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峨冠廟堂,入泣血柩側。」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則道是峨冠士大夫,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也稱為「峨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