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次談話。《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五》:「片言而求三輔,一說而定五州。」《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也作「一說兒」。
裹足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2>也,是以杜口3>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姦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姦;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 (2) 蹶:音ㄐㄩㄝˊ,跌倒、僵仆。 (3) 杜口:閉嘴不說話。〔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杜周傳》1>其春,丞相方進2>薨3>,業上書言:「方進……專作威福,阿黨4>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5>無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威權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國家也。今聞方進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復賞賜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來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杜周傳》1>其春,丞相方進2>薨3>,業上書言:「方進……專作威福,阿黨4>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5>無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威權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國家也。今聞方進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復賞賜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來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
絕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此不說。《漢書.卷七四.丙吉傳》:「自曾孫遭遇,吉絕口不道前恩。」《三國演義》第四回:「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
2.剛說的話,尚未離口。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老夫語未絕口,不想賢弟果然至此。」也作「懸口」。
覆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掌。比喻事情極為容易。《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傳》:「今興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群臣杜口,鑒畏前害,互相瞻顧,莫肯正言。」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禍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的根源。漢.焦延壽《易林.卷三.巽》:「杜口結舌,言為禍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