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縛。晉.張協〈雜詩〉一○首之八:「述職投邊城,羈戎旅間。」
2.約。如:「我們應該讓他放手一搏,不要給太多羈。」
置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之高閣」。見「之高閣」條。01.清.錢謙益〈洪武正韻箋序〉:「學士大夫置高閣,不復省視。」02.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置高閣;視如糟粕,棄等弁髦。」 
訊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double-bind)是指溝通訊息中,同時含有兩個相互對立的訊息,令接收訊息者無所適從,聽從任一訊息都是犯錯的。如果個體長期處於雙重縛的訊息之中,將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此概念是源自一九四八年時,人類學者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發起的〔波羅奧圖〕(Palo Alto)研究計畫,貝特森深受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溝通理論(communication theory)及人工機學(cybernetics)的影響。研究小組的成員包括海利(Jay Haley)、魏克蘭(John Weakland)、傅萊(William Fry)、傑克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計可施。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皇子鄧王生月餘,得癇疾,危甚,群醫手。」《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旄麾南指,劉琮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
2.不再抵抗。《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您若會事之時,手歸降。」《三國演義》第一○回:「曹兵既至,豈可手待死!」
馬懸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裹纏馬腳,綁牢車子,以防走在顛簸路時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險隘難行。《管子.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馬懸車,上卑耳之山。」《晉書.卷三四.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雲霓,深谷肆無景,馬懸車,然後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手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清史稿.卷三九二.訥爾經額傳》:「繞前扼賊北路,賊乃東趨。訥爾經額回駐臨洺關,素不知兵,手無措。」也作「手無策」。
無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而不受拘。《隋唐演義》第一五回:「你看這荒郊野外,走馬射箭,舞劍掄槍,無無拘,多少快活。」也作「無拘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宋.陸游〈曉發金牛〉詩:「客枕何時穩?匆匆又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一開新年,便打點裝,前赴扆州成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檢點約。唐.韓愈〈感春〉詩四首之二:「近憐李杜無檢,爛漫長醉多文辭。」《西遊記》第二回:「大眾聞呼,慌忙檢,整衣向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捆成一的布帛,古時作為饋贈的禮物。《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帛儷皮。」《文選.張衡.東京賦》:「聘丘園之耿絜,旅帛之戔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