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2.4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及鋒而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文是: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要不然等到局面定後,人人都想要安寧,就不能再用了。我看不如舉兵東下和項王爭奪政權吧!」劉邦聽從了韓信的話,舉兵偷襲項羽,終於獲得成功。 【應用】鋒,乃刀劍最銳利之處;試,用也。「及鋒而試」引伸自韓信「及其鋒而用之」一語,是說乘著劍鋒最銳利時使用,就可收到好效果的意思。<註1> 【同義】一鼓作氣、打鐵趁熱。<註2、3> 【例句】目前情勢對我們非常有利,如果「及鋒而試」,或許可以一舉成功也說不定。<註1>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國家反對台灣加入。8月1日,周恩來發表「解放台灣宣言」,33天後,也就是在馬尼拉會議的5天前,毛澤東下令中共軍隊向金門、馬祖展開大規模砲擊。12月2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國府外交部長葉公超終於在華盛頓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締約前,雙方先發表聲明,稱該約數「防禦性質」,不含攻擊大陸之作用。該約本文規定,「締約國所有『領土』等詞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很明顯,美國將中國大陸與台灣分開看待,而且防衛範圍並不包括金門、馬祖等外島。「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的1個多月,1955年1月20日,中共發動軍事行動攻佔大陸...
逆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料、預測。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凡事如是,難可逆料。」也作「逆計」。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東下姑蘇臺,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劍池石壁仄,長洲荷芰香。嵯峨閶門北,清廟映回塘。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枕戈憶句踐,渡浙想秦皇。蒸魚聞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呼鷹皁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蘇侯據鞍喜,忽如攜...
坐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勢力擴張,大了起來。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
捧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王2>、成安君3>故相與為刎頸之交4>,及爭張黶、陳釋之事5>,常山王奉6>頭鼠竄,以歸漢王。借兵東下,戰於鄗北,成安君死於泜水之南,頭足異處。此二人相與,天下之至驩也,而卒相滅亡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於漢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於張黶、陳釋之事者,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足下,過矣。」 〔注解〕 (1) 信:韓信(?∼西元前196), 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2) 常山王:張耳(?∼西元前202)...
成敗利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功失敗與順利挫折。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一.行誼》:「人之毀譽欣戚,事之成敗利鈍,己之死生禍福,皆所不顧也。」
解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除職務。《魏書.卷三七.司馬楚之傳》:「還為祠部尚書、大鴻臚卿、潁川王師,以疾表求解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有個洪州判官李公佐在江西解任,扁舟東下,停泊建業。」也作「解龜」。
持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持長久,長久堅持。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我軍方來,氣勢方銳,若不乘機進擊,曠日持久,則勝負未可知矣。」
井中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