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搜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春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天的竹筍。南朝梁.蕭琛〈餞謝文學〉詩:「春筍方解籜,弱柳向低風。」唐.杜甫〈三絕〉三首之三:「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搜剔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弄月摶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賞、嘲詠風與月。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疏柳柴門帶月敲,喜秋清樂意逍遙,常則是弄月摶風,快活到老。」也作「弄月嘲風」。
搜腸刮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扊扅」條。
遠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遠地來的客人。唐.劉長卿〈酬李穆見寄〉詩:「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紅樓夢》第三回:「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纔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
搜索空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圭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圭,圭窬,即牆上的小門;蓽,蓽門,即柴門。「圭蓽」泛指貧苦人家居住的地方。《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政績有施,治綱克舉;及行宣圭蓽,道著丘園:並須撿審,依名騰奏。」宋.蘇軾〈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一:「倒冠落幘謝朋友,獨與蚊雷共圭蓽。」
棘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的考場。元.劉詵〈中秋留故居兄弟對月分韻得多字〉詩:「棘院功名風雨過,柴門兄弟月偏多。」也稱為「棘圍」、「棘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