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56 ms
共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遊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者乖乖牌的角色。4. 凡事依順:是一種反操縱,凡事由別人替他做主,自己沒有任何的主張或意見。5. 欺凌弱小:專門注意別人的缺點和漏洞,得理不饒人;藉著攻擊,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重要性。6. 支配他人:喜歡發號施令,扮演領導、統帥的角色,目的是藉以提醒大家知道自己的重要性。7. 評論是非:以絕對的「對」與「錯」來評論是非,或評論團體外的事件,扮演裁判的角色。喜歡評論是非的人常會妨礙團體的平行溝通,一味的炫耀自己的優越而使他人感到拙劣,容易引起成員間的警戒和防衛。8. 婆婆媽媽:以保護者的姿態出現,常常仗義執言;用意雖好,卻妨...
|
龍游淺水遭蝦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能人處於困境,難以發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遊記》第二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
踐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欺凌摧殘。如:「秦始皇專斷自為,踐踏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
宰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受人壓迫、欺凌、剝削。[例]在獨裁政權下的百姓,難逃任人宰割的命運。
|
強食弱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者被強者欺凌的危險,弱者之肉,就是強者的食物。現今我們得以過著安詳而閒暇自得的生活,與禽獸差別很大,就是因為遵行儒家思想而來。後來「弱肉強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
|
恃強凌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仗強權,欺凌弱小。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三七齣:「河西地久昇平,文公霸後稱強盛。豈料吳人來犯境,恃強凌弱要先盟。」也作「恃強欺弱」。
|
恃勢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仗權勢而欺凌他人。如:「他做事從不講道理,只會倚貴欺賤,恃勢凌人。」
|
凌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凌虐待。《儒林外史》第九回:「窮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髮衝冠!」《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國家平時患無人才,等有了人才,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
|
漢摩拉比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米亞後,漢摩拉比為維持王國的統一,必須調解臣民之間的內部糾紛,以維持王國內部的平衡,「為了不讓強者欺凌弱者,為了孤寡各得其所」,能更有效的統治國家,故漢摩拉比派遣群臣蒐集過去的法律條文(如拉薩爾為維護奴力主對奴隸的統治而編纂的《蘇美爾法典》及兩河流域過去其他國家法律等)(註2)及當時蘇美社會所共同遵守的傳統原則和慣例等編纂為《漢摩拉比法典》,不僅將地方性的法令和條例融合為法典條文,也將過去的判例以明文頒布,使古巴比倫全國法律一致,鞏固其王國,為當今世界上最早有系統且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此法典後來也成為閃米特人其他各族如...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