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餅充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文帝令大臣盧毓推舉人才,強調須有真才實學,不可徒具名聲,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國志.卷二二.魏書.盧毓傳》。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續傳燈錄.卷二○.(盧山)開先(廣鑑)行瑛禪師》:「談玄說妙,譬如畫餅充饑。入聖超凡,大似飛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滸傳》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也作「畫餅充飢」、「充飢畫餅」。
剜肉醫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牽蘿補屋、飲鴆止渴
酖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藥或毒酒。《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唐.孔穎達.正義:「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藥,不可懷戀也。」《後漢書.卷四八.霍諝傳》:「止渴於酖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也作「鴆毒」。
生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泌唾液。宋.黃庭堅〈戲答晁適道乞消梅〉詩二首之二:「北客未嘗眉自顰,南人誇說齒生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桹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殼斗科青剛櫟及苦櫧屬,包括小葉青剛(麵櫧)、苦櫧、甜櫧、米櫧等數種此二屬樹木之通稱。常綠喬木。樹幹為灰褐色,略光滑,有不明顯的縱向細紋。材質堅實,可作舟車棟梁之用。其種子與樹皮、葉入藥有止渴、破惡血、治洩痢等功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屬,「蘡薁」之古稱,參見「蘡薁」條。《詩經.豳風.七月》:「六月食鬱及薁。」漢.毛亨.傳:「薁,蘡薁也。」
療瘡剜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濟急,而不顧後果。參見「剜肉醫瘡」條。《掃迷帚》第二四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當。」
台灣懸鉤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汁聚合漿果<註1及3>,味道甜中帶有苦澀,不如高山懸鉤子與毛刺懸鉤子一樣味甜可誘鳥也能止渴求生。生活周期:抽芽期三至五月、果熟期七至十月 冬季就變色的懸鉤子喜歡生長在陽光下的台灣懸鉤子為固有的常綠或半落葉蔓性灌木,在玉山國家公園園區裡,常出現在林緣開闊地、路旁崩壞地或向陽裸露地等處。<註2>每年冬季都會有部分的葉片呈現出美麗的紅褐或黃紅色,在向陽的山路旁或林緣處很容易觀察到。 無刺懸鉤子在台灣,野生的懸鉤子共有四十多種,有的莖成匍匐性,有的是直立或攀緣狀,但都有個共同特徵就是多毛且帶刺。但出現在...
飲鴆救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飲鴆止渴」。見「飲鴆止渴」條。01.北齊.杜弼〈為東魏檄梁文〉:「見黃雀而忘深井,食鉤吻以療飢,飲鴆毒以救渴,智者所不為,仁者所不向。」止渴"> 
充飢畫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畫餅充飢」。見「畫餅充飢」條。01.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飢畫餅。」02.明.孟稱舜《桃源三訪》第四折:「兀記他去年此日花前笑語明,今都做充飢畫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