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9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埳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
井蛙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
一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連綿成片狀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渙〈涼州詞〉詩二首之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區或空間的界限、盡頭。如:「汪洋大海,漫無邊際。」唐.孟浩然〈洛中送奚三還揚州〉詩:「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
鍾文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層內裡,通過摸索而開啟人生的鎖鍊,它屬於我,屬於我的光亮與黑暗,所有突出水面的缺口都為了面向一片如汪洋般的完整。」鍾文音也認為自己的寫作展現出來的是:「我的混血、混搭,我的不純,還有非正統。」「我有時候會留存文字的粗礪不削平它,讓人性在其中渾然天成、或磨現出來。我也不喜歡少數知識分子刻意維持純粹的那種偏頗,因為我相信,揉雜、混血,才是真實。」女作家鍾文音解釋她獨特的文學觀,也凸顯她創作不懼雜質的直接坦蕩。 評價鍾文音在寫作時企圖獨立於男性的集體眼光,在文學上另闢女性尋根的文體,建構個人的小歷史,以微觀的物件和影像來窺視...
同工異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注有晉司馬彪、向秀、郭象等,又有唐朝成玄英疏、清朝王先謙集解、郭慶藩集釋。其書大要與老子相近,文辭汪洋恣肆,旨趣深奧。 (3) 騷:即〈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4) 太史所錄:指《史記》。 (5) 子雲:揚雄,字子雲。西元前53∼西元18,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6)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人,西元前179∼前117。為人口...
邵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等著作共十餘萬言。邵雍對易經極有研究,開拓了「像數」學的領域,他「探跡索隱,妙悟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邵雍繼承並發揚了陳摶的「周易先天圖說」朱震說:「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朱熹則認為邵雍傳自陳摶,陳摶亦有所承傳:“邵子發明先天圖,圖傳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邵雍說:道生一,一為太極;一生二,二為兩儀;二生四,四為四象;四生八,八為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六十四具而後天地之數備焉。天地萬物莫不以一為本原,於一而演之以萬,窮天下之數而復歸於一。邵雍認為歷史是按...
糊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註2.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176~182。註3.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頁91~98。
摸棱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01.宋.魏了翁〈太常博士知紹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誌銘〉:「聽其言汪洋汗漫而可樂,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根,此摸棱兩可之論也。」 
井中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