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史氏冠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中側稜平直而終止於臀部骨環處。吻長,頭長為其1.7-1.8倍;吻部背中稜低位或僅留痕跡。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體環不具縱棘;無皮瓣。骨環 15-17 + 32-39;背鰭鰭條數 25-31;胸鰭鰭條數 14-18;尾鰭鰭條數10。體呈淡白色,體側具不顯之褐色帶,並滿佈許多橘紅色至紅褐色的線紋或斑點。尾鰭亦橘紅色
短尾腹囊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1.5-1.7倍。主鰓蓋縱稜明顯而完整,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亦明顯。骨環 21+ 20-24;背鰭鰭條數 36-48;胸鰭鰭條數18-23;尾鰭鰭條數 9。體褐色,吻部具若干不顯之暗色橫紋,側稜上方有不顯之縱帶。
帶紋多環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於臀部體環附近轉向腹面,不與尾部相接。吻部背中稜完全,但低位。主鰓蓋具一完全而直的中縱稜。其餘頭部之稜脊俱在,但不特別高舉;體環無弱縱棘;無皮瓣。骨環14-16 + 36-41;背鰭起點在第2-3尾骨環上,鰭條數 25-30;胸鰭鰭條數 15-18;尾鰭鰭條數 10。體呈暗灰綠色;頭下側白色;腹脊和尾鰭黑色。體呈褐色,頭下半部及軀幹腹側雜著暗色垂直帶。
哈氏刀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尾端向腹面捲曲;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中側稜與尾部上側稜相連。吻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不完全。主鰓蓋無中縱稜,僅具顆粒狀放射線。體環縱棘弱;亦無皮瓣。骨環 24-26 + 53-57;鰭條數 40-51;胸鰭鰭條數 23-26;尾鰭缺如。體呈淺褐色,各環之上緣及側邊均有一個暗褐色斑。
鋸吻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achyrhamphus serratus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吻背後半部之中央稜脊生有若干不規則鋸齒。尾部遠較軀幹部為長。每兩個體環之鄰接處各有一卵形小骨片。體灰褐色有若干不明顯之橫帶。
日本本州中部以南之印度西太平洋區均有分布。
棲息於岩礁周邊含有小卵石之砂泥底質,水深15~100公尺,多為底拖網所漁穫。體長可達32~33公分,雄魚長到18公分即能孵幼。
與其他較大型的近似種,被中藥鋪利用為製備壯陽劑之原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刺魚目(Order Gasteroste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海龍亞目(Suborder Syngnathoidei)
海龍下目(Infraorder Syngnatha)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海龍科(Family Syngnathidae),Pipefishes,Seahorses
海龍上科(Superfamily Syngnathoidea)
班氏環宇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中側稜平直而終止於臀部骨環處附近。吻短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具2-4個亞三角形之背突,側吻棘存在。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體環不具縱棘;眼部及其它頭部具皮瓣。骨環 15 + 27-31;背鰭鰭條數 16-20;胸鰭鰭條數 12-13;尾鰭鰭條數10。體通常色淡,體側具散開狀的暗帶橫越腹部及軀幹部的下半部。
彫紋豬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部背中稜完全,但不特別高起。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體環具弱縱棘;無皮瓣。骨環 18-21 + 21-25;背鰭鰭條數 27-34;胸鰭鰭條數 20-21;尾鰭鰭條數 10。體黑褐色,體側具有內含小白眼點之黑點,背部另具白色斑。雄魚的特徵是具垂直列之銀白小點 ;雌魚及小魚則是在每一軀幹部的骨環有4個側點或斑塊。
強氏矛吻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長略長於後頭部;吻部背中稜完全,兩側則棘列。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稜。體環無弱縱棘;無皮瓣。骨環 16 + 21-23;背鰭鰭條數 22-25;胸鰭鰭條數 18-22;尾鰭鰭條數 10。體中部呈橘褐色,頭部及尾部深藍色。尾鰭黑色,中央具白色斑塊。
鋸粗吻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體環於背鰭基底處拱起,下側稜終止於尾環,中側稜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稍長,頭長約為其2.2-2.8倍;吻部背中稜完全,呈鋸齒狀,在鼻孔附近些微隆起。主鰓蓋具一隆起而向上彎曲之稜背。體環邊緣平滑;或有皮瓣,或無。骨環 21-23 + 41-48;背鰭鰭條數 24-29;胸鰭鰭條數 14-18;尾鰭鰭條數9。體呈褐色,有時混雜一些淡色斑駁;吻上緣淡色;體側具12-13條暗色橫帶,或不顯。
帶狀多環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頭、軀幹及尾部常具分枝之細皮帶或皮辦。骨環19 + 44-45;背鰭位於軀幹部,鰭條數 24-26;胸鰭鰭條數 20-21。生活時,體色多變,從淺水域的黃綠色到較深水域的紅色或褐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