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魚所居之處。藪,音ㄙㄡˇ,獸所聚之處。
金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遼皆敗,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滅北宋。遷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 建國前女真人活躍於松花江流域,水產豐聖,自古以來,這裡的人都過著打獵、捕魚、飼養牲畜以及耕種穀物的生活。這個地區也生產金子與藥材,女真人用它們與外界進行貿易,不過女真與遼、宋、高麗的最大宗貿易物品卻是馬匹。女真人大量養馬,既促使經濟發展,也增強軍事實力,是其興起的關鍵。 建國西元十二世紀初,女真人已有「猛安」、「謀克」的制度,猛安是千夫長,謀克是百夫...
商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淮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河的別名。參見「淮河」條。
雨順風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 (4) 五方之神:東西南北中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 (5) 受事:接任辦事。 (6) 殷:朝代名。西元前1751...
兩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理上對中國淮南與淮北的合稱,即河南省淮河以南及淮河以北地區。
纖不盈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細小得握不滿。《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時秦淮河有兩個名妓,一個叫做銀芍藥,一個叫做金牡丹,二人裙下蓮鉤都是纖不盈握的。」
南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位在江蘇省西南部。東有鍾山,西、北臨長江,依山面水,中間為秦淮河和長江的沖積平原,形勢險要。戰國時稱為「金陵」,三國時吳國於此建都,改稱為「建業」。後東晉、宋、齊、梁、陳皆以南京為首都,改稱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稱為「應天府」。後明成祖遷都北京,以應天府為南京,為「南京」名稱的由來。
橫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國吳時所興建的古堤,在今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
淮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淮河上游一帶,位於今安徽省北部、河南省東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