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8.8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不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都不沾口。如:「絕食抗議的群眾已經兩天水不沾、粒米不進,決心抗爭到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浮在大氣中液體氣膠的一種,通常是指水汽凝結而成的液,其粒徑約在40到500微米之間,可藉重力沈降。為區別起見,通常假設霧的粒徑大於霧(fog)的粒徑,霧的粒徑則約在40微米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貯水供研墨的器具。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神人獅子》:「冢中得古銅罍、勺、壺、洗、尊、鼎、雜器物二百餘件,內一水。」
烏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很黑的樣子。例:阿姆講老弟个手到烏疏溚,愛洗淨正好食飯。(媽媽說弟弟的手玩得烏漆抹黑的,要洗乾淨才可以吃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水落下的聲音。《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濾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藉固定微生物以分解有機物的廢水處理法。1893年最先使用於英國。傳統的濾池為圓形,深約l~2m,內填以礫石等濾料做為生物擔體,並裝有廢水流入水散水器及流出水收集及通風設備。隨著塑膠濾材之開發,池深已可加深,高率濾池可達8~10m。標準濾法BOD5去除率約 75-85%,高率濾法去除率約為65-75%。
濾池污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濾池內置濾料,污水或廢水流經濾料時,表面逐漸長出生物膜,當流經濾池之水與生物膜接觸時,溶解性有機物即被生物膜之微生物氧化分解,一部份形成新細胞、一部份供給分解時所需的能量,結果微生物之量增加使生物膜變厚,無機質及無法分解之有機物則被附著於生物膜表面,由於生物膜厚度增加,生物膜底層缺乏氧氣及營養發生厭氧分解,細胞死亡分解後,生物膜對濾料附著性消失,遂自濾料脫落。生物膜脫落後隨廢水排出形成腐植泥,引入終沈池沈澱,產生之污泥稱為濾池污泥。生物膜脫落形成污染最勝時在春天4~5月,因濾材生物自冬季形變成夏季形,冬季生物開始死亡剝落形成大量污泥,且使處理效率變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點連續下注。唐.李商隱〈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甘膏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2.形容詞詞綴,用以加強所形容之程度。《董西廂》卷一:「春嬌可人意,慢騰騰地行出門來。」《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年紀約有五十餘歲,一部濃鬚,好個相貌,那旁一個嬌女子,看上去想是他的家眷了。」
溜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靈活、圓轉的樣子。《西遊記》第二九回:「你看他屹迸迸咬響鋼牙,溜溜睜圓環眼,雄糾糾舉起刀來,赤淋淋攔頭便砍。」
水未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都未曾沾口。如:「颱風來襲,交通中斷,使得山區災民多日水未沾、粒米未進,急待救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