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8.1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子》:又名《父》或《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 曾謁見 湖州剌史 顔真卿,因爲船破舊了,請顔幫助更換,並作《歌子》五首。 這五首詞描述家生活的瀟灑閒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家生活,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充份的表現出江南的春景。人自得其樂般,不憂慮,不歎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露了人生高潔的思想。句中有靜有動,互相舖陳,讓整首詞更顯活潑生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捕魚打獵。《管子.輕重丁》:「獵取薪,蒸而為食。」
2.泛覽、博涉。《隋書.卷七六.文學傳.潘徽傳》:「遨遊必名教,獵唯圖史。」
3.搶奪。《宋書.卷三三.五行志四》:「是時天下兵亂,獵生民。」
4.貪逐女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平日包攬詞訟,無惡不作,橫行鄉里,欺壓民懦,那不必說了,更歡喜獵女色。」
人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人得利」條。《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他日可以在裡頭看景生情,得些人之利。」《隋唐演義》第五二回:「王世充殘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裡覬覦非望,以收人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1~1676)字笠翁,號覺世稗官,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清代戲曲家。工曲文,時人譽稱為「李十郎」。善為戲曲小說,尤精譜曲。作有〈比目魚〉、〈風箏誤〉等十種曲。另有短篇小說《十二樓》、長篇小說《肉蒲團》,以及《閒情偶寄》一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捕魚為生的人。如:「政府造福民。」
2.欺凌百姓。《商君書.修權》:「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姦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捕魚為生計者所聚集而成的村落。唐.盧綸〈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宋.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詞:「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村,向晚孤煙起。」
樵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劇名。元人撰,作者不詳。演朱買臣砍柴於會稽山中,與人王安道為友,買臣遇大司徒嚴助,上萬言策,因入薦於朝的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利益。如:「從中利」。《管子.法禁》:「以和親於民,故莫敢超等踰官,利蘇功,以取順其君。」唐.韓愈〈江南西道觀察使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墓誌銘〉:「山野立浮屠老子像,以其誑丐利,奪編人之產。」
2.翁之利。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人得利」條。如:「坐收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大規模的捕魚工作。需具備專門技術與設備,對於期、區的正確判斷,亦為從業人員不可缺乏的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魚的船。《老殘遊記》第一回:「山腳下有個船塢,都是船停泊之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