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21.8793 ms
共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盡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無路可走。《新五代史.卷一四.唐太祖家人傳.莊宗五子傳》:「繼岌徘徊泣下,謂李環曰:『吾道盡途窮,子當殺我。』」也作「道盡塗殫」。
|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路可走。形容處境窘困。《水滸傳》第六一回:「又見雙鞭將呼延灼、金槍手徐寧,也領一彪軍馬,搖旗納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也作「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
地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01.唐.許渾〈曉發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詩:「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別離。地窮山盡處,江泛水寒時。」
|
結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結局,歸根結底。《水滸傳》第六六回:「畢竟梁中書一行人馬怎地結煞,且聽下回分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窮秀才結煞,除去做官,再無路可走了。」
|
山窮水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01.宋.陸游〈冬夜吟〉詩:「造物有意娛詩人,供與詩材次第新。飢鴻病鶴自無寐,山窮水絕誰為鄰?」
|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
哭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人阮籍出外駕車,不走公路,隨意而行,行到無路可走,即大哭而回。典出《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比喻無路可走的末路。唐.杜甫〈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此生遭聖代,誰分哭窮途。」亦比喻無路可走的悲苦情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慟哭窮途,又發鬨堂笑。」
|
睜眼跳黃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進退維谷,無路可走。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赤緊的做媳婦兒先惡了翁婆,怎存活!似睜著眼跳黃河。」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敢著你有家難逩,有口難言,有氣難呵。弄的個七上八落,只得睜著眼跳黃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