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補償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償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係指為文化不利(curtureally disadvantaged)兒童設計不同教育方案,以補償其幼年缺乏文化刺激的環境,進而減少其課業學習困難和增進課業學習能力。補償教育之所以重視弱勢族群或文化不利兒童,其基本的假設在於這些兒童在幼年生活都有文化剝奪現象,在語言發展上都有顯著不利的狀況,因而影響到爾後進入小學的學習效果。因此,為了讓這些兒童有學習成功的能力和機會,不要讓他們成為學習的失敗者或落後者,政府應該極力給予協助,以強化其學習條件和機會。不管補償教育方案採取何種方式,其主要目標都有其共同之處:1.所有方案都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補...
蛔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圓形動物門。成蟲長約四至八寸,形狀像蚯蚓,呈白色或米黃色。寄生於人的腸壁上及貓、狗等家畜體內,常隨糞便排出。蛔蟲在人體內會造成營養不良、精神不振、腹痛等症狀,並且會引起腸阻塞、闌尾炎、腸穿孔等疾病。
學校衛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體格疾病之預防及矯治)  學校對罹患視力不良、齲齒、寄生蟲病、肝炎、脊椎彎曲、運動傷害、肥胖及營養不良等學生常見體格缺點或疾病,應加強預防及矯治工作。第12條(重大傷病學生之輔導與照顧)  學校對患有心臟病、氣喘、癲癇、糖尿病、血友病、癌症、精神病及其他重大傷病之學生,應加強輔導與照顧;必要時,得調整其課業及活動。第13條(防疫及監控措施)  學校發現學生或教職員工罹患傳染病時,應會同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防疫及監控措施;必要時,得禁止到校。  為遏止學校傳染病蔓延,各級主管機關得命其停課。第14條(預防接種)  ...
疾病預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不當是最主要的原因。人們吃下太多高脂肪、高膽固醇、高鈉等各種添加化學物質的食物,長期下來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而造成身體負擔,最後產生疾病。有關遺傳性疾病的預防,我們更要注重優生學的概念,假如有家族遺傳病史,配偶的任一方有染色體異常,高齡產婦或孕婦在懷孕時罹患傳染性疾病如梅毒等,經診斷發現後,應採取避孕、結紮等,以免生出先天缺陷兒。 一般診斷1. 在懷孕第8~11週時,用注射吸管吸取絨毛膜的細胞,做染色體及酵素的檢查,稱滋胚層毛膜取樣法。2. 在懷孕第16~20週時,用注射針頭抽取孕婦子宮內的羊水,漿脫落在羊水內的胎兒細...
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不易消化或刺激性的食物、毒物、病原微生物、過敏及壓力等引起的腸道炎症。急性腸炎多由細菌或攝食不當所引起,症狀為發病急驟、腹痛劇烈、腹瀉頻繁、頭痛、寒戰、發熱等,且會導致脫水。慢性腸炎多由慢性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所引起,症狀為長期腹瀉、腹痛、營養不良、體質虛弱等。治療時需注意補充體液。
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因病害、日照不足或營養不良所引起的植株軟弱,葉片變小且缺乏葉綠素,而黃色或白色的現象。
肝硬化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養不良、病毒感染或慢性中毒等原因,導致肝組織被破壞,發生纖維化,血管床變形的慢性肝病,症狀有食慾不振、消瘦、肝臟變硬、腹部積水等。也稱為「肝硬變症」。
臉黃皮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黃肌瘦的樣子。如:「獲救的難民們個個臉黃皮寡,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先天性畸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胎兒肢體或器官發育不正常,造成構造功能異常,如兔脣、駢指、無肛等。原因不明,可能與母體營養不良、風疹、藥物等有關。
禿髮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髮細胞受到傷害,產生頭髮脫落的病症。發生此症狀的原因是遺傳、年齡及性激素的不平衡。但亦有因外在刺激及傷害,如營養不良、發高燒、皮膚炎、x光線的照射等,而造成禿髮現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