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7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猱升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猱,猴,天生擅長攀爬樹木。教猱升木比喻唆使、引導惡人做壞事。《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衣冠沐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猴。比喻人虛有儀表而不脫粗鄙本性。元.汪元亨〈朝天子.新詩吟興濃〉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
楊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猴桃的別名。參見「猴桃」條。
沐猴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木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沐猴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猴。本指猴子戴著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後以「沐猴冠冕」譏諷人徒具衣冠而不脫粗鄙本性。參見「沐猴而冠」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宗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衣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猴。猴學人穿衣戴帽,終究還是隻猴子。譏諷徒具衣冠,卻不脫粗鄙本性。《孤本元明雜劇.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奇異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猴桃科「猴桃」的別名。也稱為「食用猴桃」、「羊桃」。參見「猴桃」條。
雲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下樹,直接撲向動物,咬住頸部而將其制服。(註2) 食性雲豹是標準性的肉食動物,在樹幹上的松鼠、台灣猴,地上經過的山羌、山豬、白鼻心都是牠們獵食的對象。至於體型較大的水鹿,也可能是獵物之一,但若真的獵獲水鹿,在無法一次吃完的情況下,往往四處活動或飲水後,再回來繼續享用。(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雲豹英文關鍵字: Neofelis nebulosa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101。註2:台灣哺乳動物,邢偉廉著,徐偉繪圖,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頁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