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5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板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板塊邊緣;而板塊邊緣都是活動地帶,有的就是造山運動。(註1) 海洋板塊又稱海洋地殼,指位於海底的玄武岩質地殼。台灣附近的海域有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花東縱谷就是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註2) 大陸板塊又稱大陸地殼,主要是由長英岩石所組成,整體而言比海洋板塊清。台灣所在的大陸板塊為歐亞板塊。(註2) 板塊構造學說1. 主要理論是說板塊就像浮在水面的冰上一樣漂浮在軟流圈上,由於地函各處的熱對流方向及速度不一,使得相鄰的兩個板塊會相互碰撞或分離。(註2)2. 根據海洋與陸上地質的資料發現,中洋脊在熱對流上升的地...
美索不達米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纂的《漢摩拉比法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法典。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漢摩拉比法典的形貌,雕刻在黑色玄武岩上,並有神明將王仗授予漢摩拉比的浮雕。其法典在處理私人關係上最為著名「以牙還牙」的精神,但此外也有許多關於王權的維護、保護私有財產、除終身奴役等重要內容。(註1) 式微西元前七世紀,古波斯帝國統一了整個西亞地區,並進一步融合了希臘、埃及等文明的養分。但隨著其滅亡,巴比倫地區也陷入政治混亂和戰爭的漩渦中,加上環境的荒漠化、楔形文字的失傳,終於使巴比倫文明漸漸消失。(註2) 參考書目註1&註2李鐵匠(2000)。...
火成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岩漿在地表或地殼內部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岩石,如花崗石、玄武岩等。
巴比倫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軍事義務相結合的制度,以解除國王常備軍的後顧之憂。(註一) 漢摩拉比法典漢摩拉比法典原文被刻在一個玄武岩石柱上,於1901年由法國考古隊發現於伊朗的蘇茲,線收藏於巴黎羅浮宮。其石柱下面刻滿了楔形文字,上面則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漢摩拉比王國授予權杖的浮雕(註一)。漢摩拉比法典主要的精神在於歌頌正義的回覆,保護社會弱者和受虐待的人;而當時漢摩拉比的人民被分為三個階級,其訂定的刑罰也因身分階級不同而有所差異;漢摩拉比法典也有許多救濟受害者的相關規定;除此之外,漢摩拉比法典最為人知的,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復仇方式...
基性岩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氧化矽含量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二的火成岩,因含較高比例的鐵鎂礦物,顏色深,例如玄武岩、輝長岩。
莫荷不連續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與地函的界面,約在海洋地殼下五公里,或大陸地殼下三十五公里;其上為玄武岩,下為橄欖岩。
火山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下岩漿噴出地表後,在地表附近冷卻凝結所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羅塞達石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埃及石碑。西元一七九九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在尼羅河口羅塞達發現,故稱為「羅塞達石碑」。為一外形不規則的黑色玄武岩石碑,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銘文撰於托勒密五世(西元前205~前180)即位第九年,誌其踐位慶典。碑文以埃及和希臘兩種語言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草寫體)和希臘文雕刻而成,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釋讀主要由英國物理學家T.楊和法國J.F.尚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完成,解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石碑現藏於不列顛博物館。
自然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產出的鐵。大多呈塊狀、細粒或片狀,鐵灰色或黑色,具有金屬光澤,富展性與磁性。天然的單質鐵在地球上非常稀少,它容易氧化生鏽。人類最早發現的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中含鐵百分比很高,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