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14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迷紙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紙醉金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通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習以為常。《漢書.卷七六.張敞傳》:「廣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劉調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
碧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淡藍色的天空。唐.許渾〈酬河中杜侍御重寄〉詩:「五色如絲下碧空,片帆還遶楚王宮。」
栽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種植。《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冬十月,魏王宮成,差人往各處收取奇花異果,栽植後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如今添造房屋,修理得錦錦簇簇,週迴花木,栽植得整整齊齊。」也作「栽種」。
動魄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心動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心動魄」原作「動心驚魂」。晉代王嘉《拾遺記》裡記載這麼一則故事:古時候的越國國君想要滅掉吳國,於是派人到處收集奇珍異寶、美人和好吃而罕見的食物,進貢給吳國國君。其中有兩個美人,一名夷光,一名脩明,吳王特別喜愛,將她們安置在建築精緻,裝飾華麗的房間,然後用細珠串在一起作為門窗的簾子。隔著簾子偷偷窺視過她們的人,沒有人不是內心感受極深,引起很大震撼,都說她們是天上的仙女。漸漸地,受到迷惑的吳王,開始不理國家政事,到後來越國軍隊攻入王宮,他還抱著這兩個美女一起逃。後來「驚心動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內心感受極深,震撼很大。
虎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職官名。周禮夏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護衛,漢置期門郎,至平帝更名虎賁郎,置虎賁中郎將、虎賁郎等主宿衛之事,歷代沿襲,至唐始廢。《周禮.夏官司馬.虎賁氏》:「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軍旅會同亦如之。舍則守王閑,王在國,則守王宮。國有大故,則守王門。大喪亦如之。」
天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帝王宮殿之門,即君門的尊稱。《楚辭.王襃.九懷.通路》:「天門兮地戶,孰由兮賢者。」
宮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王侯居住的宮殿。唐.高適〈古大梁行〉:「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布丹(Jean Bodi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宮門晨昏按時啟閉,故稱守宮門的人為「閽人」。後泛指守門人。《周禮.天官.冢宰》:「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年十歲時,往謁河南尹李膺,閽人難之。」也稱為「閽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