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如:「頭疼」、「肚子疼」。
愛憐。如:「爺爺、奶奶最疼我了。」、「這孩子乖巧又伶俐,怪惹人疼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肢體發生麻痺現象。如:「自從中風以來,他左邊的身子整個都癱了。」
2.躺坐。如:「走了半天的路,一回來,他整個人就癱在沙發上了。」
極度疲倦,無法動彈。如:「我已經癱了,別再叫我做事了。」
參見「癱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瘧疾」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產生不正常的狀態。如:「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2.瑕疵、短處。如:「語病」、「通病」、「弊病」。《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
1.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變得相當憔悴。」《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
2.為其所苦。《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3.損害。如:「禍國病民」。《戰國策.東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其所種。」
4.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5.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諸王傳下.文帝諸子傳》:「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見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6.指責、不滿。《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
1.有病的。如:「病容」、「病人」、「病夫」。
2.枯乾的。唐.杜甫〈薄遊〉詩:「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疲憊。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因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腫瘤。其對周圍組織具有高度浸潤傷害性,使病灶發生轉移,並引起惡病質,而導致死亡。如:「肝癌」、「肺癌」、「皮膚癌」。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瘡。如:「腫瘍」。《禮記.曲禮上》:「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
2.參見「潰瘍」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久不癒的病痛。《集韻.去聲.宥韻》:「疚,久病也。」《韓非子.顯學》:「無饑饉疾疚禍罪之殃。」
2.貧窮。《詩經.大雅.召旻》:「維昔之富不如時,維今之疚不如茲。」
慚愧後悔。如:「內疚」、「愧疚」、「歉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深蒂固,難以治療矯正的。如:「痼疾」、「痼習」、「痼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毒瘡。多生於肩、背、臀等處。明.張自烈《正字通.部》:「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聊齋志異.卷一一.王十》:「(蒺藜)骨朵擊處,皆成巨疽,渾身腐潰,臭不可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除、康復。如:「痊癒」。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荅王衛軍問〉:「譬如藥驗者疾易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