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90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礦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用來治病的針石。《管子.法法》:「故赦者,奔馬之委轡;毋赦者,雎之礦石也。」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
放達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國人。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受封於商。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被車裂而死。亦稱為「衛鞅」。 (4)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
路無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後公叔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舐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阿諛諂媚之徒的無恥行為。《莊子.列禦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皆如脂如韋,俯僂匍匐,啖惡求媚,舐痔自親。」
戴奧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持久性的劇毒。學名為多氯氧化聯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約為一年。戴奧辛的脂溶性高,透過呼吸和飲食進入人體,容易蓄積於脂肪組織內。對人體的傷害包括氯瘡、眼球震顫、多發性神經炎、肝毒性,甚至導致畸胎等。
塗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路不拾遺」原作「道不拾遺」。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喜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後公叔死,魏王不用,於是逃亡至秦國,得到秦孝公賞識,用為秦國宰相。商鞅治理秦國,實行變法,施行法令極其澈底,一切公正無私。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粉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觀無明顯發炎或膿皰,而以毛囊的角質化所表現的瘡病灶。參見「瘡」、「青春痘」條。
不死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可讓人起死回生的草。《藝文類聚.卷九六.鱗介上.龍》:「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以不死草,皆生。」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