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煙嵐雲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岫,山巒。煙嵐雲岫比喻山間雲霧瀰漫、繚繞。宋.陸游〈萬卷樓記〉:「煙嵐雲岫,洲渚林薄,更相映發,朝暮萬態。」
心爽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碧萬頃: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 (4) 郁郁:香氣濃烈的樣子。 (5) 浮光躍金:湖水波動中,浮在水面的月光閃耀著金光。 (6) 靜影沈璧:靜靜的月影,映照水面,好像一塊玉璧,沉入湖底。 (7) 曠:開朗。 (8) 怡:愉悅。
徐國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歌),承繼前年《第九味》而下,風格一變而為隨筆短文,出身國學捍衛中文的立場,適且與搶救國文聯盟桴鼓相映。 參考文獻1111人力銀行名人小傳http://project.1111.com.tw/zone/personage/biography_content.asp?sno=52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桃花人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崔護情不自禁地前往尋訪那位女子。桃花依舊,但大門深鎖,芳蹤杳然。崔護失望之餘,在門扉題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以記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後來「人面桃花」演變為成語,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
接應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王子敬云:「從山陰1>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2>,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壞。」 〔注解〕 (1) 山陰:地約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因位在會稽山之北,故名山陰。陰,水之南、山之北。 (2) 映發:照映。
山陰道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陰位在今浙江紹興,境內山水美景甚多,令人目不暇給。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後比喻事物繁多,使人忙於接應。
心曠神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碧萬頃: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 (4) 郁郁:香氣濃烈的樣子。 (5) 浮光躍金:湖水波動中,浮在水面的月光閃耀著金光。 (6) 靜影沈璧:靜靜的月影,映照水面,好像一塊玉璧,沉入湖底。 (7) 曠:開朗。 (8) 怡:愉悅。
鄭光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祖的曲詞,「表現出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憤慨,情感的真摯,意象的高遠,語言的俊朗,能與人物當時的心境相映襯。」
掩映生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影互相映照,景物因而更顯美好。《孽海花》第二○回:「兩邊碧渠如鏡,掩映生姿;破芡殘荷,餘香猶在。」
心怡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碧萬頃: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 (4) 郁郁:香氣濃烈的樣子。 (5) 浮光躍金:湖水波動中,浮在水面的月光閃耀著金光。 (6) 靜影沈璧:靜靜的月影,映照水面,好像一塊玉璧,沉入湖底。 (7) 曠:開朗。 (8) 怡:愉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