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戊戌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論;(2)廢胥史,以建立近代化的官僚制度;(3)合併重複的機構,使事權歸於一。可是,康有為的改革在短短百日之內,就被以西太后為首的保守宮廷派發動政變推翻(即1898年的戊戌政變)光緒皇帝被囚禁,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逃往國外。在康有為等人戊戌變法失敗後,清廷再度瀰漫一股保守排外的氣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光緒皇帝英文關鍵字: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reaty of Shimonoseki、Guangxu Emperor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
世說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六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等等,長度都在幾百字到短短幾行不等。其貢獻有二,其一為幫助我們了解魏晉時期士人之活動、清談風氣的人物品評標準等材料;在文學上,其用字精簡且生動,在魏晉時期流行的筆記小說中,為志人小說中最為後人所讚譽。(註1) 注者劉孝標,生於宋孝武帝時。劉孝標所注本有十卷,今已亡佚,僅唐寫本殘卷還得見其風貌。而我們今天能得見大約都只分三卷(註2)劉孝標的注本備受推崇,但許多引用書本大都不復見。在四庫全書中也稱譽劉孝標能與裴松之三國志注、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
巴山夜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故事這是他在四川做官的時候,懷鄉思妻的一首詩。短短四句詩中,「巴山夜雨」前後共出現了兩次。前面寫「巴山夜雨」是身在悲境,期盼團聚,後面是想像將來歡聚的時候,回想今日雨夜思鄉的情懷。 解釋比喻朋友重聚。 詞義 相似詞 相反詞 例句
瘂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生動活潑;並且用戲劇式的觀點和短篇小說的技巧,體現小人物的悲苦及自我嘲弄,從細節提煉戲劇情境,使得短短的詩也能具有戲劇效果。  在美麗的語言之下,瘂弦的詩作蘊含了『對命運蒼茫的感懷,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許多社會現象的反諷』。亦有人稱瘂弦「是中國詩壇的一個奇觀」,因為,從他發表第一首詩〈我是一杓靜美的小花朵〉,到他的最後一首詩,之間僅僅只有十二年。對此,瘂弦笑稱自己是「死火山」,亦自謙自己是「失敗的作家」。但是詩才雖已消拭,詩心尚在,因此他熱衷的投入編輯工作,願自己是一個成功的編輯,讓更多年輕的活火山在文學界洶湧噴發。 ...
巨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很大、重大。如:「短短的二年間,想不到這裡就有如此巨大的改變。」漢.王充《論衡.卜筮》:「今以微小之人問巨大,天地安能通其聲音?天地安能知其旨意?」
廝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處、往來。[例]不過短短的一天,他們兩人已經廝混得很熟了。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然而臺灣局勢已難挽回,丘逢甲的遺民之痛也只能化作寫作的動力而已。(同註2)宣統3年(1911)武昌革命成功,丘逢甲受廣東總督胡漢民之聘...
蘊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蘊藏包含。清.方苞〈余東木時文序〉:「蓋久困於舉場,故擇義遣辭,不敢過為艱深怪特,而中所蘊涵,則非順時取譽者所能貌似,此好古積學之自然而流露者也。」清.王先謙《東華錄.順治二十四》:「十三經、二十一史及諸子之不悖於聖經者,莫不蘊涵事理,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時盡解,其義亦未能一時盡得。」也作「蘊含」。
2.蘊藏的意涵。清.梁詩正〈御繪詩經全圖贊〉:「五際六情,條綱可述,理趣環深,蘊涵微密。」
投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資本、財物或勞務,直接或間接投入某種企業的經營,以企圖獲利的行為。[例]她投資經營一間服飾店,短短半年內就已經賺了很多錢了。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以及「其英明勤奮,實為人所難及」。 歷史評價雖然清世宗雍正這個朝代只有短短的十三載,偏巧又夾在各佔六十年的「康乾盛世」中,容易令人有白駒過隙的一瞬之感,所幸後世對雍正皇帝並不陌生,近年來史學界已理解到雍正朝的重要性,認為他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進者,是促進清朝歷史發展的政治家,是可以肯定的歷史人物」;以及「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滿清恐早衰亡。」歷史所稱的「康乾盛世」,實離不開雍正承先啟後的功用。尤其,雍正在澄清吏治與整頓財政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建樹,對清代歷史的發展有一定貢獻。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