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1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截鐵斬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斬釘截鐵」。見「斬釘截鐵」條。01.《古尊宿語錄》卷二二:「有時拏雲擭浪,游戲自如;有時截鐵斬釘,紀干不可。」02.《五燈會元.卷一八.長靈守卓禪師》:「平高就下,勾賊破家。截鐵斬釘,狐狸戀窟。」 
瞋目張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立他為楚王。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他們回答說:「秦朝暴虐無道,奴役百姓,搜括錢財,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無法成就帝業。」但是陳涉聽不進去,仍自立為楚王。這裡的原文「瞋目張膽」本來是「張大眼,壯著膽」的意思,後來演變出「明目張膽」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有膽識,無所畏懼。現在語義則轉化為貶義,用來比喻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
五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雖尚節義,未有能煞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為東郡太守,始舉義兵以討王莽,潁川士雖疾惡,未有能破家為國者也。汝南袁公著為甲科郎,上書欲治梁冀,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 (2)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東漢汝南人,生卒年不詳。少聰明,自幼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桓帝時為武陵太守、司隸校尉。糾舉奸違,不避豪戚,以嚴厲為名。 (3) 離婁並照:與古代名人離婁相輝映。離婁,黃帝時人,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參考資料〕 ■《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太宗...
亂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逆子、不肖子。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故無亡國破家、悖父亂子、放兄棄弟、狂夫淫婦、絕交敗友。」
望門投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有住家,便去投宿。形容人在逃難或窘困時,暫求棲身處的倉促情況。《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耳聞不如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聽別人敘說,不如親眼一見來的確實。參見「耳聞不如目見」條。《舊唐書.卷一○一.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西遊記》第四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招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罪狀。《警世通言.卷三三.喬彥傑一妾破家》:「高氏抵賴不過,從頭招認了。」《老殘遊記》第一六回:「我勸你們早遲總得招認,免得饒上許多刑具的苦楚。」也作「招承」。
覆巢傾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倖免。如:「在國破家亡,覆巢毀卵之下,還能談個人的成就嗎?」也作「覆巢毀卵」。
陶庵夢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張岱著,八卷,屬筆記叢談式的小品文章。作者為明朝遺民,國破家亡,隱跡山林,經由憶舊、感懷而寫成此書。書中記錄了市民生活及戲劇資料,其刻劃人物、敘事記遊無不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為晚明小品文中的傑作。
五行並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雖尚節義,未有能煞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為東郡太守,始舉義兵以討王莽,潁川士雖疾惡,未有能破家為國者也。汝南袁公著為甲科郎,上書欲治梁冀,潁川士雖慕忠讜,未有能投命直言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 (2) 應世叔:應奉,字世叔,東漢汝南人,生卒年不詳。少聰明,自幼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桓帝時為武陵太守、司隸校尉。糾舉奸違,不避豪戚,以嚴厲為名。 (3) 離婁並照:與古代名人離婁相輝映。離婁,黃帝時人,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參考資料〕 ■《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太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