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4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極重難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積重難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積重難返」或作「積重難反」。指弊病累積變為嚴重了,就難以返回原來狀況。見用於明.張居正〈陳六事疏〉。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明江陵人。他在穆宗時入閣,目睹自嘉靖、隆慶到萬曆年間,政治經濟百病叢生,長期累積下的弊端難以革除,國家汲汲可危。所以他上了〈陳六事疏〉,提出六個改革政治的方案,建議皇上整飭吏治,以富國強兵,中有「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之句。此處用了「積重難反」,反,通「返」。後來「積重難返」用來指長期累積成的不良習慣與弊病,難以改正。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人終身禁錮婢女,不讓婢女出嫁。目錄1 社會風氣2 相關記載2.1 詩詞2.2 〈錮婢積習示禁碑記〉2.3 〈嚴禁錮婢不嫁記〉3 參考書目 社會風氣中國蓄養奴婢風氣由來以久,清領臺灣初期還沒有買賣婢女的情形,早期官員來台見台灣「無永錮之婢女」,認為是善良風俗,實因當時台灣女性少,連婢女都被爭相迎娶。乾隆以降因社會結構複雜化,蓄養奴婢之風又漸盛行。婢女除了須為主人服各種勞役,主人還可以轉賣、甚至典當婢女。如果婢女容貌姣好、或與主人家族相處良好,則會被收為妾;如果婢女日後出嫁,聘金則歸主人所有。而清代臺灣社會蓄婢最為人所詬病...
挹彼注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舀那個大容器中的水,灌入這個小容器中。語本《詩經.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後比喻取有餘以補不足。清.錢謙益〈太僕寺少卿陳綬授中憲大夫制〉:「士有試于一命,屯膏不施,而光大于其子,匪獨積習名教,有開必先,挹彼注茲,天亦以著廉吏之報焉。」也作「挹彼注此」。
問柳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狎妓。如:「他問柳尋花、逢場作戲的積習,終於導致婚姻的破裂。」也作「尋花問柳」。
柳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2)《新唐書》把柳璨的事跡列於「奸臣傳」之中。2.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評論柳璨「發揮朋黨積習」、「不見刀是不知道自己該殺的」。(資料取自於網路)
貪汙腐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職權上的方便私吞財物或接受賄賂,沉迷在靡爛的物質生活中。如:「職場中貪汙腐化的弊端,積習已久。」
大人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諷指身居高位,且有權勢的人。《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晚生寫的字,何足以汙大人先生之目!不過積習未除,玩玩罷了!」
結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積習。如:「你再結習不改的話,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的!」
深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根深固。比喻積習難返。《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陸九淵傳》:「九淵為講君子小人喻義利一章,聽者至有泣下。熹以為切中學者隱微深痼之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