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菜的子。宋.范成大〈家人子輩往石湖檢校暮歸〉詩:「兒修雞柵了,女挈菜歸。」
挑得裡便是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加選擇,有利即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鄉裡是要緊歸去之人,挑得裡便是菜,一個信送將進去,登時把陳定放了出來。」也作「揀到裡就是菜」。
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置食物的小子。《西遊記》第四四回:「左臂上掛著一個水火兒,手敲著漁鼓。」
外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運動時,取笑他人投球不中,連板、圈都沒碰到的謔語。如:「他平常都不練習,所以比賽時屢屢外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協會的縮稱。結合從事球運動的人為會員的民間社會團體。中華民國球協會是在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一日由內政部核准成立。
採集及背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美(達悟)族婦女上山、下田或到海邊,採集芋頭、地瓜或海菜等食物時,會順勢放到採集(背簍或藤簍)中揹回家。當揹負重物時,會將背墊置於背部墊護之用,也可抵擋日曬或作為雨天的遮雨具。 採集以藤或竹編製成,依大小與使用方式分為三種:大型藤簍yala,為婦女上山工作時用來裝水芋頭、地瓜等使用。中型藤簍vavawnan,則為家中成員到外村時,用來盛裝親友送的地瓜、芋頭等禮物。小型藤簍votkol,是婦女到潮間帶撿貝螺、採海藻、海菜,或者到山上採野菜、果子等食物的盛裝用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布農族日常盛置器具,以籐篾編製而成,多用以盛裝菜肉、地瓜、工具或雜物。昔日,山居的布農族人籐編器頗為普遍。布農族的編器一般所使用的材料為1. 黃籐 2. 一種外觀頗似籐叫做「talun」的植物。隨著時代的遞移,籐亦如其他許多日常器物,多已改為竹編或堅固耐用又便宜的尼龍纖維來編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比賽時,一方球員把球投向對方球,稱為「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條或篾條編成的子。如:「好可愛的笸,可以借我瞧瞧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本(Incunabula)指歐洲活字印刷術發明之最初50年間所印刷的出版物。此字係拉丁文,原意為搖期(Cradles)。故又稱此時期的出版物為搖本。1653年,拉伯(Philippe Labbe)首先用此字泛指15世紀中葉印刷術首創時期至該世紀結束50年間之出版品。
  歐洲活字印刷係德國人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約於1450年所發明,他的第一本印刷品是一本聖經,習稱〔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活字印刷術於1464年傳入了義大利,荷蘭的印刷事業約始於1467年;瑞士約為1468年;比利時及奧地利為1473年;西班牙為1474年;英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