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監察御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秦代以御史監理諸郡,晉代置檢校御史,掌行馬外事,隋代改名為「監察御史」。主管糾察內外官吏、巡撫州縣獄訟、祭祀及監諸軍出使等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
司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漢置,佐理丞相檢舉不法官吏。東漢時改屬司徒,北魏後沿置,掌理糾察或復勘訟獄等事。(2)唐置,為東宮官屬,職掌糾劾宮寮和率府之兵。
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權,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餘人皆受命之部,獨綱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後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後比喻不畏權貴,直言進諫。《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齊州,地約今山東省境內。 (5) 粲然:形容鮮明、清楚。 (6) 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清時為知州的尊稱。 (7) 變風易俗:改變舊風俗。見「移風易俗」。 (8) 褒美:獎勵、讚美。褒,音ㄅㄠ。 (9) 班:頒布。〔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
軍事警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憲兵。是藉巡查、調查、檢查、糾察、警衛諸種勤務作為,以維護軍紀,服務三軍,排除軍事危害,促進國軍安全進步。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齊州,地約今山東省境內。 (5) 粲然:形容鮮明、清楚。 (6) 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清時為知州的尊稱。 (7) 變風易俗:改變舊風俗。見「移風易俗」。 (8) 褒美:獎勵、讚美。褒,音ㄅㄠ。 (9) 班:頒布。〔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
三法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稱為「三法司」,專審重大案件。《明史.卷九四.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得旨三法司提問,問官勘實覆奏。」
面能乾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婁,音ㄌㄡˊ。 (2) 代州刺史:代州,亦曰雁門郡,地約在今山西省代縣。刺史,職官名,本為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此指州牧。 (3) 宰相:職官名。古代君主的最高幕僚,為百官之長,歷代名稱不同。如秦漢的丞相、相國、三公,唐宋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長官及同平章事。亦稱為「宰輔」。 (4) 州牧:職官名。古時分九州,州牧為每州的最高長官,後指朝廷所委派的地方最高行政首長。 (5) 長跪: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禮,以示莊重。 (6) 唾:音,ㄊㄨㄛˋ,吐口水。有輕視、鄙棄的意思。〔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八.婁師德列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