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2.70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是冤家不聚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冤家、仇人,常作對親暱者的稱呼。不是冤家不聚頭形容人會碰在一起發生矛盾、糾紛或情感的問題,都是緣分註定好的。通常指今世成為情人或親人,須有前世緣分。《紅樓夢》第二九回:「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也作「不是冤家不聚會」。
情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情感和緣分。《董西廂》卷五:「妾必為郎伸意,但恐鶯鶯情分薄耳!」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藥只能醫好那些可以治癒的病,佛也只有度脫那些有緣分的人出家。《金瓶梅》第七九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看他不濟,只怕有緣,吃了他的藥兒,好了是的。」《醒世恆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先生,常言道:『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儘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隨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機會與緣分,不勉強。[例]她對終身大事抱著隨緣的態度。
人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塵世的緣分。明.屠隆《綵毫記》第七齣:「到得廬山,幸遇滕空尊師。他許我道骨可成,人緣未斷,且暫回家,潛修密諦,後會有期。」
另眼看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們「另眼相看」,不但不傷害他們,還給他們上賓似的招待。陳氏夫妻重逢後,才想起是當年一飯之恩結下的緣分。在《六十種曲》裡面也有一齣戲叫《霞箋記》,是明代無名氏所撰。戲裡說一位叫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被丞相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另眼看待」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後代通行的用法為「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被用來形容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
萍水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緣分。宋.黃庭堅〈江城子.新來曾被眼奚搐〉詞:「有分看伊,無分共伊宿。」《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丈夫,與你一件物事,教你去投軍,有分發跡。」
分淺緣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分淺薄。明.崔時佩《西廂記》第二四齣:「張君瑞,想是你分淺緣慳,雨打梨花深閉門。」也作「分薄緣慳」、「分淺緣薄」。
巧妻常伴拙夫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能幹的女子總是嫁給笨拙的丈夫。舊時比喻夫妻不相配。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這渾家十分標致,便好道巧妻常伴拙夫眠。」《黃繡球》第二三回:「我們中國風俗,只把男女的婚姻大事任著父母做主,……十人有九成為怨偶,倒把什麼巧妻常伴拙夫眠的話,歸到緣分上去。」也作「巧婦常伴拙夫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