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活剝生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吞活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生吞活剝」一語從字面來看,原本是將食物不加烹煮,直接吞食的意思。這個成語最早被用在作品的借用。唐朝李義府曾作一首詩:「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那時有棗強縣尉張懷慶,向來喜歡剽竊名士詩文,他就在這首詩的每一句前面,分別添加上「生情」、「出意」、「照鏡」、「時來」,變成:「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當成自己的詩作。雖然說詩歌的創作免不了會有重複或雷同的字句出現,但張懷慶這種直接照抄的情形卻引起人們的不滿。由於王昌齡的詩句和郭正一的文辭在當時也經常被模仿、剽竊,因此人們便用「活剝王昌齡」、...
孟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人,生於公元751年,卒於公元814年,他少年時候曾經隱居於嵩山,個性狷介,家境非常困窘。在求仕過程中,屢屢下第,到了要50歲才登上進士,擔任潥陽縣的縣尉。晚年又喪子,心境更加悽涼悲苦。 作品孟郊的詩,於推敲文字上費盡苦心,有「苦吟詩人」之稱,優點是務去陳言,立新求奇,但缺點是晦澀冷僻。整體來說,他的詩作中經常顯露著窮愁潦倒的悲苦之感,以及對仕子懷才不遇的怨憤。以下舉一作看之,〈古怨〉:「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其悲憤情感,實令人心驚。
劉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史稱為「蜀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絕倫逸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益州:地名。漢時設置,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時廢。又漢時置郡,治滇池,地約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3) 羽:指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美鬚髯,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
張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 一字季明,吳郡(江蘇省蘇州)人。初任常熟縣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是唐代的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
劉長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劉長卿,字文房,生卒年不明,唐代宣城(今安徽宣州)人,一作河間(今屬河北)人。唐肅宗至德間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南巴尉,後返,旅居江浙。唐代宗時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 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其集子10卷。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 觀點劉長卿詩以五言、七言近...
刊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刊,刊除、去除。「刊陳出新」即「推陳出新」。見「推陳出新」條。01.宋.劉克莊〈姚鏮縣尉文稿〉:「右姚君雜著一卷,百詩森嚴,一賦二記峻潔,四六尤高簡。縮廣就狹,刊陳出新,變俗趨雅,斲華返質,一字不可增損。」 
門生故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和舊時部下。《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次日門宴餞行,邀請郡中門生故吏,各官與一時名士畢集,俱來奉陪崔縣尉。」
方寸須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
比丘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梵語bhikṣuṇī的音譯。《大寶積經》卷一:「貪著美味,受比丘尼勸化飲食。」唐.韓愈〈登封縣尉盧殷墓誌〉:「隴西李氏,生男輒死,卒無子。女一人,學浮屠法,不嫁,為比丘尼云。」也譯作「苾蒭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