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肋毛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粗,略直立,叢生,柄約70cm長,基部密佈淺褐色,長約2cm的細鱗片,且往上漸短。葉身和柄等長,基羽片長37cm,基部26cm寬,頂端漸尖,基部羽片基部下小羽片特別長,二回深裂。孢膜小。
|
肋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側腋下的地方。《水滸傳》第七○回:「次日,混世魔王樊瑞,引項充、李袞舞牌去迎。不期被丁得孫從肋窩裡飛出標叉,正中項充。」也稱為「肋肢」。
|
肋殼節石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殼體圓錐狀,殼薄無穿孔,殼體始端初房為鈍錐或滴珠狀,幼年期殼無橫板發育,殼表無環脊、橫紋,與縱肋,但有細縱紋以及微弱起伏的波折與生長紋,殼體內壁平滑。泥盆紀艾菲爾期(Eifelian Stage)-弗拉斯期(Frasnian Stage)(391-364百萬年前);世界性地理分布。
|
黃肋鸚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初期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隨著成長其吻部增長,使吻之背側呈平直狀。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無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6;頰鱗3列,上列為5-6鱗;中列為6鱗;下列為1-2鱗。胸鰭具15軟條。尾鰭於成體時為凹形,大成魚時為新月形。成體之體色均為鮮麗的紅色;鱗片具深紅色之外緣;體側具有5條深色之色帶,或不顯;各鰭皆為紅色,無明顯之其它斑紋。以前所記載之紅鸚哥魚(Scarus atropectoralis)為同種異名。
|
細雕刻肋海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雕刻肋海膽Temnopleurus toreumaticus屬於刻肋海膽科Temnopleuridae。體型小,體殼直徑約4~5公分,體殼厚且堅固,是印度-西太平洋區最普遍的海膽,也是中國大陸分布最廣的海膽種類。其體殼形狀和棘的顏色變化都很大,幾乎無法讓人相信是同一種,體殼形狀從矮的半圓球形到高的圓錐形都有;而棘的顏色主要有3種類型:第一種是墨綠色的底帶淺色的橫斑;第二種是淺灰色的底帶紅紫色的橫斑;第三類是淺褐色的底帶紅紫色的橫斑。另外雖有純白色的體殼,但是卻非常稀少。
|
肋骨舉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胸骨與肋骨的肌肉,收縮時能使肋骨上舉,幫助呼吸運動。
|
屏東擬肋毛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直立莖,植株叢生,葉35~70cm長,12~18cm寬。網脈,網眼中不具有游離小脈,葉柄及葉軸幾乎無毛。羽軸、葉軸遠軸面具肋毛。
|
迷人肋杯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瑚,珊瑚體呈長圓錐狀,肋紋明顯,上緣及兩側具有圓形顆粒狀突起,紋溝深。珊瑚孔開口大,接近圓形,最大直徑約6.7 mm,高9.2 mm,珊瑚孔長寛比(GCD:LCD)約1.02~1.05。珊瑚體隔片4組(S1~S4),呈6放排列。S1明顯突出,並向中柱方向傾斜,上緣及側緣具有齒狀突起;S4長度最小,隔片表面不具顆粒狀突起,隔片長度為S1≧S2>S3>>S4。中柱由針柱狀突起癒合組成,呈圓形。溝槽(fossa)明顯。籬片(P3)呈V字型,與S2和S3末端連接。肋片發育良好,上緣具有圓形或棘狀突起。
|
費氏櫛肋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氏櫛肋海星Ctenopleura fisheri,屬於槭海星科Astropectinidae,5腕,外形呈星形,上、下均扁平,腕的切面呈長方形。端板明顯。R值(輻長)可達10公分,R(輻長)/r(間輻長) = 10公分 / 2.4公分。背板呈小柱體狀,小柱體延伸到腕的末端,小柱體較高,上面的小棘大多等長且外形一致,小棘如果張開,中間大多只有2個小棘,周圍大多10個,如果小棘合在一起,則呈簇狀。每個小柱體周圍大多有6個皮鰓。肛門在體盤中央,略凸起,被小柱體覆蓋,不易發現;但許多較小個體依然可以看出肛門被許多較小的小柱體包圍。篩板被7~10個小柱體包圍,只露出部份,篩板上有許多細...
|
肋骨戳花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方形的殼體,前端稍大於後端,背緣平直,有大鈍刺。腹緣船底形,前緣爲半圓形,生有外緣鋸齒,內緣溝寬廣凹下。後緣爲帶狀,扁平。殼表的赤道有一條分的脊稜,由前中央向後背方伸出,並做二分岐,進入背緣稜。腹側也有一條魚脊椎骨狀的脊稜平行於腹緣橫臥。此外更有二、三小顆粒散布於平滑的殼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