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78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尊重自己。《老子》第七二章:「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勉事聖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
穩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著莊重。《紅樓夢》第二二回:「誰想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重和平,正值他纔過第一個生辰,便自己蠲資二十兩,喚了鳳姐來,交與他置酒戲。」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家的破掃帚,卻視如千金之寶。比喻極為珍惜自己的事物。《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也作「敝帚千金」、「敝帚自珍」、「弊帚千金」、「弊帚自珍」、「千金敝帚」。
三魂七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計有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驚駭六葉連肝膽,諕壞三魂七魄心。」也作「七魄三魂」。
貴遠賤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崇古代的事物,而輕賤當今的。《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也作「貴古賤今」、「貴遠鄙近」、「愛遠惡近」。
徒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平民百姓。《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
意在言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婉曲,真意在言語、文辭之外,讓人自去體會。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五.杜牧之》:「此絕句極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見,不待明言之也。」
讀書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宜讀書的三種餘暇。指冬天、夜晚、陰雨天。《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自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以為是。《老子》第二四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前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婚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夜闌人靜,海誓山盟,恁時節風流嘉慶,錦片也似前程。」《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小姐口中不說,心下思量:『自見了那秀才,日夜廢寢忘食,放心不下。我今主意已定,雖然有虧婦道,是我一世前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