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肌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無完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體無完膚」原作「體無完皮」。三國時,魏任命司隸校尉鍾會為鎮西將軍,舉兵伐蜀,因遭蜀將姜維阻於劍閣,久攻不下,因此萌生退兵之意。另一魏將鄧艾趁此率軍向南轉進,深入蜀地,大破蜀軍,逼近成都。後主劉禪覺大勢已去,遂送印請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滅亡。此次戰役中,鄧艾的奇襲戰術居首功,也因此他深感驕傲,不但擅自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又將蜀國舊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為朝廷官員,或收為下屬。鄧艾居功自傲,成為鍾會讒謗他的藉口,鄧艾從此受到司馬昭的猜忌。後來,鄧艾和司馬昭在商量滅吳之策時,意見不同,鍾會、衛瓘、師纂等人乘隙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
木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美 介紹錦葵科(Malvaceae)木槿屬(Hibiscus )的木槿,為落葉性灌木,一般在春天時萌生新芽,而秋冬落葉,經常被用於綠籬之植栽,因而得到「籬障花」之別稱。而其花早上盛開,晚上即凋謝,故又被稱作「朝開暮落花」。(註2) 莖木槿一般平均株高約為三至四公尺,其莖直立,其上枝幹分枝多,而樹皮呈灰棕色,上具有皮孔。 葉木槿之葉為紙質葉,互生,葉片呈菱狀卵形,葉緣具有粗鋸齒,綠色,且葉兩面皆光滑無毛。 花木槿之花一般單生,花朵大,柄短,自葉腋中抽出,花冠為鐘形,花瓣為倒卵形至闊卵形,有單瓣、重瓣之分。木槿之花色包含桃...
吊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即「綠色植物」,指掛蘭屬的植物四季常綠之特性。吊蘭雖非蘭科植物,然因其植株抽生走莖,而走莖頂端萌生小植株,子株探出花盆外,其狀有如吊掛的小蘭花一般可人,因而得名「吊蘭」。目前以大葉吊蘭、鑲邊吊蘭和中斑吊蘭等為較常見的品種。(註2) 莖吊蘭為多年生之草本植物,而質株形態屬於簇生型,其莖相當纖細,呈匍匐狀,通常在節處發根。吊蘭之熟成植株一般隨機抽出走莖,而走莖的前端則萌生小型子株。 葉吊蘭的葉一般為基生,通常叢生成簇,呈線形,無葉柄,而深常的葉自...
玉山當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1906年由森丑之助採自玉山山區,1912年由早田文藏命名。萌芽期晚的玉山當歸,每年入夏後從地表萌生嫩芽,到七、八月時粗大的花莖由伴生的灌叢中抽長而出,花朵初為白色,結實後逐漸變成褐色,入冬後開始凋萎,種子散落。葉可搗敷瘡癤。<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玉山當歸英文關鍵字:Angelica morrisonicola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212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154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
侯方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京師,習知朝中事。嘗嘆曰:『天下且亂,所見卿大夫殊無足以佐中興者,其殆不救乎?』」,憂世之情,使他萌生了豪邁的用世之志。時人評價他:「朝宗天人姿,才大不可囿」,「好言天下大計,為文若不經思,下筆千言立就」。(資料選自網路)
初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冬至後至立春前,時值農曆十一月。此時陽氣初動,萬物萌生,故稱為「初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蒙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萌生。《大戴禮記.夏小正》:「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
下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時指南邊與西邊,陰氣萌生的地方。《漢書.卷七五.翼奉傳》:「下方之情,哀也。」顏師古注引孟康曰:「下方謂南與西也。陰氣所萌生,故為下。」
共挽鹿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挽」,可於夫妻雙壽時使用。 例句雖然大環境受到不景氣侵襲,但生活中還是有許多夫妻共挽鹿車的例子,讓人萌生永不退縮的精神!
體無完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無完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體無完膚」原作「體無完皮」。三國時,魏任命司隸校尉鍾會為鎮西將軍,舉兵伐蜀,因遭蜀將姜維阻於劍閣,久攻不下,因此萌生退兵之意。另一魏將鄧艾趁此率軍向南轉進,深入蜀地,大破蜀軍,逼近成都。後主劉禪覺大勢已去,遂送印請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滅亡。此次戰役中,鄧艾的奇襲戰術居首功,也因此他深感驕傲,不但擅自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又將蜀國舊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為朝廷官員,或收為下屬。鄧艾居功自傲,成為鍾會讒謗他的藉口,鄧艾從此受到司馬昭的猜忌。後來,鄧艾和司馬昭在商量滅吳之策時,意見不同,鍾會、衛瓘、師纂等人乘隙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