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08 ms
共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廬山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
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出喧鬧聲。唐.李白〈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
飛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水流急速。唐.李白〈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𥒜厓轉石萬壑雷。」
|
飯囊酒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酒囊飯袋」。見「酒囊飯袋」條。01.宋.陸游〈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癒〉詩:「飯囊酒瓮非吾事,只貯千巖萬壑秋。」
|
千巖萬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重山峻嶺交疊成群。如:「千巖萬谷,奇形異態,使人目不暇給。」也作「千巖萬壑」。
|
李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生卒年不詳。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南宋畫家,善畫山水人物,又以畫牛著稱,且具詩才,徽宗時供奉畫院。其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珪所師法,在南宋傳派甚廣,對後世影響很大。代表作品有〈萬壑松風〉、〈清溪漁隱〉、〈夏江寺〉、〈采薇〉等圖。
|
喧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吵鬧的聲音。唐.李白〈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𥒜厓轉石萬壑雷。」
|
綠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以代稱音色材質具佳的琴。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也稱為「綠琴」。
|
廬山之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
黃土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肅省東部與河南省西部。海拔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因上覆黃土,故稱為「黃土高原」。其黃土質地疏鬆,易受暴雨沖刷和流水侵蝕,除局部地區外,呈現千溝萬壑,地表十分破碎的景象。蘊藏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