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8.5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性之間的不平等是各國普遍面對的問題,然而,臺灣一方面因受到傳統父權意識形態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因民主化的發展較慢,這類的議題一直以來並未受到重視,因此,到現在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差別待遇與歧視現象,使得許多女性的基本權益受到剝奪。有鑑於此,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從事各項與兩性平等議題相關工作之策訂、推動、督導及處理,以建立不具性別歧視之學校教育及社會文化環境,達成兩性平等的最終目標。而臺灣也於民國九十三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總則的第一條即說明了此法訂定的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
資訊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免費使用?什麼情況下應該付費或徵得所有權人的同意方能使用?2. 什麼樣的資訊使用行為算是侵害別人的著作權?3. 侵害別人的著作權應負何種責任? 使用權(Accessibility)1. 如何維護個人對資訊使用的權利?2. 如何維護資訊使用的公平性?3. 如何避免資訊「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資訊倫理相關問題 網路禮節 (Netiquette)在網路上從事活動或利用資訊的行為是否良好? 網路安全1. 如何確保電腦上的資訊不被破壞?2. 如何確...
溥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部書發行。第二版(1964年):1963年,李文達執筆於定稿。1964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後發生著作權糾紛,法院裁決認定溥儀為《我的前半生》一書的作者,並享有該書的著作權。完整版(2007):1964年,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定本)一書中,因當時社會環境和諸多政治原因所致,原稿被刪除了16萬字。2007年,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全本)將刪除內容全部還原,溥儀在改造過程中的情況、溥儀的打油詩以及占卜的卦辭等內容將首次與讀者見面。˙《溥儀跟他的...
法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法懲辦。[例]盜版是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將會被移送法辦。
網路犯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誹謗:例如散播衛生棉長蟲、誹謗老師、校長、同學、冒用他人名義徵求性伴侶及將名人照片移花接木等。侵害著作權:在網路上販售大補帖、張貼、散布他人著作、下載他人著作並燒錄散布等。網路上販賣毒品、禁藥:以「新的FM2藥丸,可快速睡著」為主題,在網路上刊登販賣訊息。網路煽惑他人犯罪:在網站登載販賣槍枝的資訊、教製炸彈等。網路詐欺:利用網路購物騙取帳號,或以便宜廉售家電騙取價款。網路恐嚇:寄發電子恐嚇郵件。網路駭客:侵入或攻擊網站,刪除、變更或竊取相關資料。 相關法規由於網路領域已不再是虛擬世界而避居於法律規範之外,因其仍與現實世...
林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育評鑑專業化」研討會專題報告 2004.10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著作權所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保留所有權利。
陳若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刊〉遴選為十二位跨世紀作家之一。2000年出任南投縣駐縣作家。2001年-2004年間,擔任中華民國著作權人協會秘書長,成績斐然,盈餘超過新臺幣一億多元,使常務董事蔡文甫大為激賞。2006年出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駐校作家。2007年當選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專欄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台灣銀髮族協會「藝文列車」主任委員。 文學觀點反映現實,陳若曦說:「我的小說都是在反映那一刻的社會現實,要我關起門來寫一些脫離現實的故事,非我所願,也非常不喜歡。」 著作〈欽之舅舅〉〈灰眼黑貓〉〈巴里的旅程〉〈收魂〉〈辛莊〉〈喬琪〉〈燃燒...
著作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自由著作權屬於基本權之一,其作為表現自由形態方面具人格發展之意義。而著作所形成之作品,則屬於財產權。此即是說,著作權不單單屬於言論自由之範疇,亦為財產權之一類,為一般所稱之智慧財產權。著作權之內容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第5條之規定,其包括語文著作、音樂著作、戲劇著作、舞蹈著作、美術著作、攝影著作、圖形著作...
智慧財產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指人類精神活動之成果而能產生財產上之價值者,並由法律所創設並予以保護之一種權利。如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
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處理的。 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網際網路,雖然上面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但是千萬不要因一時的疏忽,而侵犯了著作權法喔!還有,網路是便利我們生活的工具之一,網際網路也正一步步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但是,千萬不要把虛擬的世界和現實弄混淆了。畢竟網路只是個工具,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全部。網路禮節網路網路即使是個虛擬的社會,但是人與人之間所需要的尊重仍是要有的。而網路禮節又是請你在虛擬的社會裡,保持人和人之間的基本尊重。請尊重別人,別忘了網路的另一端,和你產生互動的是「人」,不是電腦。我們在網路上所寫的東西就是代表我們自己,所以我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