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6.4866 ms
您是否想查詢 素練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國科技資訊聯合會(蘇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科技資訊聯合會的俄文名稱為Vsesoyuznyi Institut Nauchnoyi Teknicheskoy Informatsii,簡稱為 VINITI,成立於1952年,原為蘇聯(U. S. S. R.)科技委員會(State Committe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國家科學院(Academy of Science)所管轄。其成立宗旨在利用電腦科技來收集、分析、處理蘇聯境內外之科技文獻、以提供一完整的資訊服務體系,成為蘇聯境內最重要的整合性科技資訊服務中心。
  VINITI的主要任務包括(1)收集自然、應用科學、工程科技、及資訊科...
巴什喀爾國立大學(前蘇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什喀爾國立大學創立於一九五七年,校內負責整個組織的主體包括校長和副校長、學術諮詢委員會。校內學生約三千六百五十人,若含函授課程的學生則有四千六百五十人;教職員約五百二十五人。
  學校上課採二期制,第一期由九月至一月;第二期由一月至七月,入學條件是取得普通中學或特殊學校畢業證書後,通過入學考試,在學免費。校內使用的語言是巴什喀爾語(Bashkir)、俄文和韃靼語(Tatar)。
  文憑的授予,專業領域修業五年;研讀科學領域想取得碩士者,除撰寫碩士論文外,學習期限延伸三年;要攻讀博士學位者,則需完成上述資格方可。
  系所包括史學、哲學、物理學、化學、數學、...
  〔蘇聯及各共和國國民教育立法基礎〕是蘇聯關於國民教育工作的基本法源。本立法基礎取代了赫魯雪夫時期的〔關於加強學校與生活的結合和進一步發展蘇聯國民教育制度的法律〕(1958),成為蘇聯國民教育重要法源,與其他十二項有關蘇聯及共和國的立法基礎規定了國家權限。該立法基礎於一九七三年七月第八屆最高蘇維埃第六次會議通過,共十四章六十五款。一九八五年十一月蘇聯第十一屆最高蘇維埃為達成一九八四年教育改革的任務,於立法基礎的既有架構下通過修訂案,新立法基礎有十四章七十一款。第一章為總綱,其中第四款,列舉蘇聯教育原則十三條:(1)蘇聯全體國民,不論出身、階級、種族、性別、語言、宗教信仰與職業等皆可接受教育。...
蘇聯檔案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1000年左右俄國就有了最早的檔案庫。最早的檔案包括在外高加索發現的西元前9-前6世紀烏拉圖奴隸制國家刻在泥板、岩石和器皿上的楔形文字記錄以及在中亞發現的花刺子模、粟特等奴隸制國家的文字遺物。1480年沙皇伊凡三世在克里姆林宮中建造石室,作為檔案專用庫房。16世紀正式建立沙皇檔案館,收藏包括契爾尼戈夫、雅羅斯拉夫爾、斯摩棱斯克、梁贊和特維爾等封建公國的特許證書、法令、條約、國務文書和軍事文書。1724年,沙皇彼得一世批准建立了國家舊卷總檔案館,收藏較為重要的歷史檔案。1819年建立總參謀部莫斯科檔案館,1834年建立了俄羅斯帝國國家檔案館。
  1861年後,俄國自上而下地...
  蘇聯〔高等與中等專門教育改革基本方針〕是一九八七年由蘇共中央與蘇聯部長聯席會議決議通過,其主旨在於改革高等與中等專門教育。
  為求廣徵意見,該基本方針的草案於一九八六年六月公布,供各方討論;計有一千二百五十萬人參與,收集的意見資料超過二十萬條,經過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研究、修正,最後定案前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公布。
  方針中直陳高等與中等專門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無法配合時代與社會的需要,為加速經濟發展,改革已屬必要。而改革的目的在於提高人力素質以及合理運用人才;為達此目的,改革的方針首重教育、生產與科學三種領域的融合,故按照新的方式建立高等學校,務使學校得與國民經濟各部...
蘇聯教育科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聯教育科學院(以下簡稱教育科學院)是蘇聯最主要的教育研究機構,創設於一九四三年十月六日。設立當初只是俄羅斯共和國的教育研究機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教育科學院(RSFSR Academy of Pedagogical Science),至一九六七年始重組為聯邦的教育研究機構。
  教育科學院的院士分正式院士與通訊院士。院士由兩年舉行一次的院會投票產生(由正式院士無記名投票)。候選人係由各機構、團體推薦,總幹部會議審查通過後向院會提出。選出的院士都是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訓育等各領域的知名學者或實際工作者,因此在教育學術界享有極高的榮譽。
  教育科學院...
蘇聯的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聯橫跨歐亞兩洲,地處高寒,面積17,075,000平方公里,人口272,500,000人(1983統計)。蘇聯的圖書館一向是蘇聯文化戰線上的尖兵,全國32,600個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均隸屬公立機構。
  蘇聯境內文字記錄的保存,始於西元4至6世紀間,最早的兩座圖書館分別設在外高加索地區(西元400-600年)和俄羅斯帝國(1100-1300年)。13世紀開始設立公共圖書館,但直到蘇維埃時期才有計畫地發展圖書館事業,成長最迅速的時期是二次大戰後的1945-1960年。1960年圖書館總數高達380,000所,為有史以來最高峰。1960年後圖書館網陸續建立,集中圖書館資源,圖書館數慢...
蘇聯圖書館—書目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聯圖書館——書目分類法〕係由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國立薩爾蒂科夫——謝德林公共圖書館、蘇聯科學院圖書館、全蘇中央書庫的專家及其他科學機構的科學家共同研製,1960年起分25卷出版的適合社會主義圖書館使用的大型分類法。該分類法共有3個版本,詳本是供大型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編製分類目錄之用(1960-1966年分冊出版);簡本是供大型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組織藏書之用(1970-1972年分5卷出版);大眾版是供藏書100,000冊以下的小型大眾圖書館使用(1977年出版)。
  該分類法分為21個大類,第一類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以下為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數理科學,化學科學,地球科學,...
蘇聯列寧國家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寧國家圖書館創立於1862年,位於克里姆林宮附近一座18世紀古建築中,原名為莫斯科與魯米揚則夫博物館附屬圖書館(Library of the Moscow Public Museum and Rumiantsev Museum),館藏則以魯米揚則夫伯爵生前收集的一批豐富藏書和古代手稿為基礎。此後藉著呈繳制度及莫斯科當地學者與私人的捐贈,使得館藏量不斷擴增。
  1924年該館改名為列寧圖書館,復於1925年改制為列寧國家圖書館,開始肩負國家圖書館的任務。1925至1941年是列寧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期,館藏量由原先的3,800,000冊(件)增至10,000,000冊(件),館員人...
蘇聯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聯學校制度係指蘇聯一九一七年革命後至一九九一年解體前所實施的學制而言,蘇聯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之簡稱,其國土面積約二千二百四十萬二十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億八千餘萬人(1987年統計)。
  蘇聯的學校制度自一九一七年逐漸建立。首先於一九一八年公布〔統一勞動學校令〕,開始摸索單軌的學校制度,一九三○年建立四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一九三四年建立往後學制的原型:四年制小學、七年制不完全中等學校及十年制完全中等學校,一九四三年公布〔學生規則〕,並規定兒童應自七歲開始義務就學。一九四九年將義務教育延長為七年;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