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入教禮。各教派的洗禮儀式和禮儀不盡相同,有的將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額上灑水或滴水。行禮時,施洗禮者必須口誦規定的禮文,並奉三位一體真神之名宣告:「我奉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為你施洗。」
打躬作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抱拳,彎腰行禮。《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好呀!老二回來了?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襖!又在外邊學得恁知禮,會打躬作揖。」也作「打恭作揖」。
周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為古代行禮時進退揖讓的動作,後引申為應酬、交際。《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敬對進退周旋慎齊。」《紅樓夢》第六回:「如今太太事多心煩,有客人來了,略可推的也就推過去了,都是鳳姑娘周旋迎待的。」
拱手作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合於胸前行禮。表示恭敬。《儒林外史》第三回:「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儐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主人迎賓行禮的人。宋.蘇轍〈齊州閔子祠堂記〉:「籩豆有列,儐相有位,百年之廢,一日而舉。」也作「擯相」。
2.結婚典禮中,引導新郎、新娘行禮的人,分為「男儐相」、「女儐相」。《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儐相披紅插花,忙到轎前作揖,念了詩賦,請出轎來。」《紅樓夢》第九七回:「儐相請了新人出轎,寶玉見新人蒙著頭,喜娘披著紅扶著。」也作「擯相」。
禮多人不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對人多行禮儀,別人是不會怪罪的。《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橫豎禮多人不怪,多作兩個揖算得什麼!」《文明小史》第二回:「心想我今日的一番舉動,豈不成了蛇足麼?好在禮多人不怪。」
溫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食無缺。《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是百姓未盡溫飽,士大夫亦未見能行禮樂。這教養之事,何者為先?」《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家雖不寬裕,也還可以勉強溫飽。」
鞠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腰行禮。《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赤心到殿下,金甲人喝令拜。赤心鞠躬跪拜。」《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張果道:『不可!不可!弟子當侍立。』小道士遵師言,鞠躬傍站。」
走投無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濟公傳》第二○五回:「原本邵華風同鄧連芳、花面如來法洪是拜兄弟,邵華風是大爺,法洪行二,鄧連芳行三;今天一見,連忙行禮。說:『大哥一向可好?』邵華風說:『賢弟別提了!我此時鬧得走投無路。』」
單刀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應該在認定目標後,單刀直入,勇猛直前的衝殺,不必多說無益的話語!」旻德和尚聽完便走出群眾向興化和尚行禮,然後大喝,興化和尚也跟著大喝。旻德和尚於是再大喝,興化和尚也跟著再大喝。「喝」在此含有開示的作用。後來「單刀直入」被用來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圈子。有人以為此語之源當出《宋書.卷七.前廢帝本紀》中的「懷刀直入」。此語用法與「單刀直入」相似,備載於此,以供參考。其言:「壽寂之懷刀直入,姜產之為副。帝欲走,寂之追而殞之。」述說南朝宋的前廢帝,因為日漸殘暴,動輒殺戮百官,臣相們無不惶惶自危,於是密謀行刺,終於利用一次皇帝在午夜趨魔射鬼的機會,由前廢帝的親信壽寂之提刀直驅進入宮內,將他殺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