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15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理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交方式,故其花色、花型皆相當豐富。而依據國際大理花協會的分類,大理花可分為單瓣型、星型、白頭翁型、衣領型、牡丹花型、仙人掌型、蓬蓬型、菊花型、矮性花壇型等九大類,而花色則以紅色、黃色、桃紅色、白色為主,另外中間色或雙色、絞斑、條紋花等亦多。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455。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184-18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大理花英文關鍵字:Dahlia hybrida Hor...
掣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掣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領。《詩經.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肘捉衿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領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在西裝襯衫衣領前的蝴蝶形領帶或結花。
方領矩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形的衣領,規矩的步伐。語本《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形容服飾容態端莊嫻雅。《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序》:「其風漸墜,以至滅亡,方領矩步之徒,亦多轉死溝壑。」
襟捉肘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殢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嗔怪人。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下》:「時妃子至,以手整上衣領曰:『看何文書?』上笑曰:『莫問,知則又殢人。』」
領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脖子上或衣領前的方巾。北周.庾信〈春賦〉:「縷薄窄衫袖,穿珠帖領巾。」《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諸王列傳.文帝四王》:「前簿王世積,得婦女領巾,狀似槊幡,當時遍示百官,欲以為戒。今我兒乃自為之。領巾為槊幡,此是服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