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能夠掌握到事物的要點和主旨。《漢書.卷六一.張騫傳》:「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唐.顏師古.注:「要,衣要也。領,衣領也。凡持衣者則執要與領。言騫不能得月氏意趣,無以持歸於漢,故以要領為喻。」清.黃宗羲〈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八家書〉:「鹿門八家之選,其旨大略本之荊川、道思,然其圈點勾抹多不得要領。」
子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子衿,刺學校廢也。」意指譴責執政者導致學校荒廢。亦指女子思其所愛者之詩。首章二句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音金,〈漢石經〉作䘳,即襟也;亦即衣領
特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獨特的地方。[例]這款新裝的設計特點在於衣領的樣式。
捉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交叉式的衣領。形制未甚明白,但近世出土的戰國時期銅、木雕像及俑像中,有不少衣領作交叉而方折向下的形制,或即為「袷」。《禮記.曲禮下》:「天子視,不上於袷,不下於帶。」《禮記.深衣》:「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漢.鄭玄.注:「袷,交領也,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
捉衿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起衣領。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壑西北有遙巘最高,如負扆挈領,擁列迴環。」
領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西服時,結在襯衫衣領上用來裝飾的長條帶子。
別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別在衣領或胸襟上的裝飾品。如:「孔雀形別針,是今年最流行的式樣。」
捉衿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