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喜笑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愉快,笑容滿面。《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故人相見,喜笑顏開,遂留於衙署中安歇。」《說唐》第八回:「叔寶換了新衣,來到後堂,重新見禮,秦夫人喜笑顏開。」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器具和材料,《周禮·地官司徒》說:「閭共祭器,旅共表器,黨共射器,州共賓器,鄉共吉凶禮樂之器」,可見禮樂之器當時是多麼重要。 東周 戰亂頻仍,禮樂崩壞。諸侯開始在設立自己的官學,稱為「癢宮」。然而此時的教育開始由官方向民間延伸和發展,「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所謂「百家爭鳴」就是當時教育的典型寫照。由於戰亂頻仍的關係,各國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為自己服務,而私學的盛行正好滿足了統治者的需要,也帶來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繁榮。 思想學派 儒家: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
長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拱手高舉,自上而下的相見禮。《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老殘立起身來,替逸雲長揖說:『一切拜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前、往昔。通「向」。《儀禮.士相見禮》:「曏者,吾子辱使某見,請還摯於將命者。」漢.鄭玄.注:「曏,曩也。」
聞名不如見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聞比不上親眼目睹的真切。《北史.卷九一.列女傳.魏房愛親妻崔氏傳》:「具丘人列子不孝,吏欲案之,景伯為之悲傷,入白其母。母曰:『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教,何足責哉!但呼其母來,吾與之同居,其子置汝左右,令其見汝事吾,或應自改。』」《紅樓夢》第七七回:「『聞名不如見面』,空長了一個好模樣兒,竟是沒藥性的爆竹,只好裝幌子罷。」
傳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言。《儀禮.士相見禮》:「凡言非對也,妥而後傳言。」
白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怒目斜視,眼睛露出較多的白色部分,表示輕視鄙惡。如:「彬彬有禮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惹人白眼。」唐.戴叔倫〈行路難〉:「白眼向人多意氣,宰牛烹羊如折葵。」《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弟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弟弟的妻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倪廷珠荷包裡拿出四兩銀子來,送與弟婦做拜見禮。」也稱為「弟媳」、「弟媳婦」。
青白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重視或輕視的眼色。《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弔,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自同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比寒天的蟬而不作聲。比喻沉默不語。《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荐,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