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而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叨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臣豐稷、陳師錫等,叨被聖恩,濫居言路、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