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5.6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師。約生於六世紀中葉。曾任印度那爛陀寺的住持。其唯識學說繼承陳那大師的傳統,但在認識論上則主張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稱為「四分家」。著有《廣百論釋》、《成唯識寶生論》等傳世。
哈伯馬的批判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伯馬無宰制的理想言談情境主要在於讓教師與學生能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溝通網,教師應放下身段與學生溝通,以幫助學生發出他們內心的聲音。例如,學生不交作業或許不是單純的偷懶而已,也許還有其他原因,所以教師應該提供學生機會予以解釋,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目錄1 一、知識旨趣與社會實踐2 二、溝通行動理論3 三、學術與社會參與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知識旨趣與社會實踐哈伯馬斯在知識論上的主張是:任何一個認識都起源於旨趣(knowledge interest)。他提出人類旨趣的三種類型:1.「經驗─分析的科學研究」包含技術的認知旨趣。2.「歷史-解釋學的科學研究」包含實踐的認知旨趣。3.具有批判傾向的...
因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邏輯學,也包含部分認識論的內容。源於印度的辯論術,後來成為佛教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五世紀末形成印度學術研究重點之一,至七世紀法稱達到頂點。從形式上和現代邏輯比較,因明有先立結論,再溯求理由的特徵。《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嚮使此賢致意因明者,我復何顏之有乎!」
迪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主要思想3 知識論4 教育觀5 資料來源 前言十七世紀是科學與哲學展翅高飛的開端,人們對於世界的關心,逐漸由神學的停滯轉向了科學的起步,因此知識的構成需要建立出一套,有著普遍必然性的規律系統,而笛卡兒正是突破傳統與現代哲學思想的分水嶺。 主要思想一、 無一處不疑:「懷疑」是一種找出真理的手段,為了找出絕不動搖的信念。二、 我思故我在:尋求、建立知識確定性的基礎,是人類特有且卓越於其他動物的心靈活動,展現上帝賦予人類的「理性之光」(light of reason)。三、 理性比感官可靠:由數學、幾何立論,知識都能夠從最簡單、易理解的部分,經由適當推理達到最困難的答案結果,真理是遵...
絕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認識論的一派。指客觀的實在離認識作用而獨存,故真理一定不變。
社會科教學的建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論(Constructivist Theory)是西方近半世紀來新興的一套認識論(epistemology)的主張。它試圖超越傳統西方哲學知識論的兩大派別(即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傳統觀念,並從主觀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對立中折衷出獨立的見解。建構論綜合了認識論、心理論、神經心理論及其他學科的大量研究,例如:發生認識論學者皮亞傑、物理學家薛丁格,對建構論的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八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白馬非馬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名家公孫龍所提出的一種認識論。馬是通稱,白馬含有白的特性,是馬的一種,故認為白馬不等於馬。其旨在揭示名、實的不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