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唐代薛濤是四川一帶的名妓,能詩能文,文人胡曾贈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後以校書為妓女的別稱。
丹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宋史.卷二六三.竇儀傳》:「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深藏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織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以彩絲或金縷織成的名貴絲織品。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發簏,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又贈詩一首。」唐.杜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縟段〉詩:「客從西北來,遺我翠織成。」
蒲鞭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官者的仁政和寬厚。參見「蒲鞭示辱」條。宋.陸游〈江東韓漕晞道寄楊庭秀所贈詩來求同賦作此寄之〉詩:「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錢流倉粟紅。」
以蚓投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蚯蚓作餌來釣魚。比喻用輕微的代價,迎合對方胃口,換取貴重之物。《隋書.卷五七.薛道衡傳》:「陳使傅縡聘齊,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縡贈詩五十韻,道衡和之,南北稱美。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
裴少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白樸雜劇牆頭馬上中的人物。其與李女於洛陽相遇,李女擲以青梅,彼此贈詩定情。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小姐呵!空自恁擲果偷憐裴少俊。夫人啊!只好教駕車私走個卓文君。」
行鍼布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裁縫衣服的技術。比喻安排縝密,規劃周詳。宋.曾季貍《艇齋詩話》:「韓子蒼少以詩見蘇黃門,黃門贈詩云:『我讀君詩默無語,恍然重見儲光羲。』人問黃門:『何以比儲光羲?』黃門云:『見其行鍼布線似之。』」也作「步線行針」。
告珠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玉,借指詩詞。告珠玉指請求寫贈詩詞。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相公,告珠玉。」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旦云)敢問秀才告珠玉咱!(劉天義云)小生不才,怎敢在小娘子跟前獻醜?」
存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視問慰。《文選.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宋史.卷六.真宗本紀一》:「以向敏中為河北、河東宣撫使,按巡郡國,存慰士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