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00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足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趾高氣揚」。見「趾高氣揚」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諧謔.術藝》:「若初進者足高志揚,凌前輩,其胸必挺而高,袍須前長後短。」02.《東周列國志》第八五回:「(樂)羊受觴飲之,足高氣揚,大有矜功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器具刮物,使其有聲。《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嫂厭叔與客來,陽為羹盡,轑釜,客以故去。」唐.顏師古.注:「以勺釜,令為聲也。」
嫈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婦、幼婦。《廣韻.平聲.耕韻》:「嫇,嫈嫇,新婦貌。」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春遊靃靡,彩伴颯嫈嫇。」
百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肆無忌憚」。見「肆無忌憚」條。01.元.胡祗遹〈禮論〉:「近歲以來……凶險姦邪,百無忌憚。恣其所為,陵正人。」 
任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氣用事。《三國志.卷五五.吳書.凌統傳》:「勤剛勇任氣,因督祭酒,陵一坐,舉罰不以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輪輾過。《集韻.平聲.蒸韻》:「輘,車也。」
拔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以計謀戰勝敵人,取而代之。參見「拔幟易幟」條。漢.應瑒〈奕勢〉:「或飾遁偽旋,卓軿列,羸師延敵,一乘虛絕,歸不得合,兩見擒滅,淮陰之謨,拔旗之勢也。」
榛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自謙之詞。唐.杜甫〈贈韋左丞丈濟〉詩:「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元.柳貫〈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詩:「南唐常侍六書學,凌斯邈開榛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