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陽關三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譯文1.2 釋義2 近義詞3 反義詞 出處唐 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早晨,渭城下了一陣雨,潤濕了路上輕揚的灰塵,而旅舍外的草木青青,柳色也煥然一新。在這而為您送行,請您再乾一杯酒吧!您向西出了陽關就看不見老朋友了。 釋義陽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三疊,反覆誦唱。陽關三疊,本為曲調名,為餞別時所唱的歌。比喻離別。 近義詞長亭送別 灞橋折柳 反義詞如影隨形 不期而遇 久別重逢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猿獨叫群。無為久留滯,聖主待遺文。 奉送從兄宰晉陵  東郊暮草歇,千里夏雲生。立馬愁將夕,看山獨送行。  依微吳苑樹,迢遞晉陵城。慰此斷行別,邑人多頌聲。 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  耿耿抱私戚,寥寥獨掩扉。臨觴自不飲,況與故人違。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憲禮更右職,文翰灑天機。  聿來自東山,群彥仰餘輝。談笑取高第,綰綬即言歸。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今朝章台別,楊柳亦依依。  雲霞未改色,山川猶夕暉。忽複不相見,心思亂霏霏。 送五經趙隨登科授廣德尉  明經有清秩,當在石渠中。獨往宣城郡,高齋謁謝公。...
記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念、懷念。《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汝可先去請住他,待我與他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後日記念。」也作「紀念」。
倉皇失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慌亂,不知如何是好。《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曹操倉皇失措。張遼曰:『丞相休驚。』」《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此時姬撫臺已到行臺替陸制臺送行去了,錢縣尊也就趕到行臺,倉皇失措的把教士的話稟了上去。」也作「倉皇無措」。
迎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歡送、送別、送行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鼎的壞話,使高宗對他逐漸失去信任。後來,高宗終於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官。 趙鼎離京時,秦檜假惺惺地為他送行。但趙鼎並不領情,只是輕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為此,秦檜更加忌恨趙鼎,將他越調越遠,最後貶謫到朱崖。趙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檜知道他的處境後,認為他活得不可能長久,便囑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報他是否還活著。趙鼎六十二歲那年,終於患了重病。臨死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悲憤他說道:“秦檜非要置我於死地。我不死,他可能會對你們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連累你們!”說罷,他叫兒子取來一面銘旌,...
喘噓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喘得很急。如:「他喘噓噓的趕來送行。」
殯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殮和待葬。《後漢書.卷六三.杜喬傳》:「成禮殯殮,送喬喪還家,葬送行服,隱匿不仕。」《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未及殯殮,只聽得一聲雷響,不見了屍首,至今無尋處。」
勵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贐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行時贈別的財物。《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憐小霞母子扶柩遠歸,也有送勘合的,也有贈賻金的。也有餽贐儀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