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53 ms
共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承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擔總攬其事,以獲取報酬而立的契約。《蕩寇志》第五回:「叫他寫了一紙送行李到沂州府的承攬,央他左右鄰都書名著押。」
|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中講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邊為荊軻送行,壯烈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髮盡上指冠」,內心慷慨激昂到髮盡直豎,意思也是相近的。《莊子》的典故雖較早,但是推究後來所用的「怒髮衝冠」,當以藺相如故事較為貼近。
|
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送行贈別的財物。《孟子.公孫丑下》:「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聊齋志異.卷一.王六郎》:「許堅辭欲行,眾乃折柬抱襆,爭來致贐。」
|
聲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秦國有個愛唱歌的人薛譚,去向秦青學習歌唱技巧,可是在還沒全部學會之前,他就自以為已經學成,於是向老師辭行,打算返鄉。秦青也不挽留他,還在郊外大道上設酒食為薛譚送行。在餞別的酒席中,秦青打著節拍,展開歌喉,唱起慷慨悲壯的曲子,歌聲高亢清越,振動了林間的樹木,又直上天際,遏止了浮雲的行進。薛譚聽到這樣的歌聲,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學的不過是一些皮毛,於是請求秦青原諒,仍舊繼續拜師學藝,並且自此之後,再也不敢有學成歸鄉的念頭。《列子》文中以「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形容秦青的歌聲,後來「響遏行雲」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歌聲響亮高妙...
|
起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身出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容老夫少盡薄設奉餞,然後起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起程之日,闔城官員都來送行。」也作「起行」。
|
揮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手告別。如:「他隔著車窗,向月臺上送行的親友揮別。」
|
兵厲馬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中講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邊為荊軻送行,壯烈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髮盡上指冠」,內心慷慨激昂到髮盡直豎,意思也是相近的。《莊子》的典故雖較早,但是推究後來所用的「怒髮衝冠」,當以藺相如故事較為貼近。
|
礪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
|
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即灞水,今稱灞河。源出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流經西安市灞橋區,向北注入渭河。灞水上有橋,古時長安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贈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