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成功攻佔台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餉補給的辦法也非長久之計。 經過此時,曾經被台南的荷蘭總督指派來廈門與鄭氏進行過商務談判的一位漢人通事何斌,因不法之事遭荷蘭當局起訴,潛逃到廈門。這位曾是鄭芝龍的部屬,帶來台南一帶的地圖縣給鄭成功,並建議攻占台灣。聽完何斌的建議,鄭成功「滿心豁然」,心動不己。但是鄭成功的部將們,多不贊成攻打台灣,鄭成功力排眾議,終使眾將領不再反對,決定攻打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000名的部隊,先進佔澎湖,五月初渡鹿耳門,入台江,船隊包圍熱蘭遮城與赤崁樓的普羅明遮城,用28門大砲猛攻。這場在台江上的攻防戰,打了8個多月,直到...
碳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開發國家而言,丹麥是世界最早徵收碳稅的國家,在1991年通過徵收碳稅議案,其稅率由高至低分別為:交通事業、住商用電、輕工業、重工業。對開發中國家而言,碳稅的徵收,短期內可能使能源更加昂貴,導致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減產,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為減少這種效應,可採減徵其他稅或提高能源效率之做法來因應。就長期而言,碳稅使政府收入增加,資本累積,從而提高生產率,會抵銷掉能源成本提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碳稅的徵收對產業活動造成的影響不盡相同,能源部門因此衰退,建築業反而成長最快,農業則幾乎不受影響。為使碳稅徵收能發生實際效益,經濟合作發...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潘敦仔(?~1771),本名音譯為敦仔阿打歪,清代臺灣中部岸裡社(今臺中北區)頭目,多次協助清廷,也是壯大岸裡社的重要人物。目錄1 土官世家2 協助清廷,壯大岸裡社3 割地換水4 第一位非漢人通事5 參考書目 土官世家潘敦仔出身巴宰族岸裡社的「土官」家族。土官是清廷為治理臺灣原住民設立的官職,由原住民社內耆老公舉推選,職責是約束社番、處理社務。康熙54年(1715),潘敦仔的祖父阿穆因為協助清廷平定通霄社叛亂、率領數社歸化官府,被封為第一任總土官,總任各社事務。潘敦仔,即是潘家第三代土官。(註1,2) 協助清廷,壯大岸裡...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99~1769)字元輝,清平和(今福建省平和縣)人。幼隨父母入臺,性沉靜,喜讀書,富思想,有器識。乾隆年間,曾任阿里山通事
傻楞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傻不通事理。如:「瞧你傻楞楞的樣子,我說的話你究竟聽懂了沒有?」
沈佺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沈佺期(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高宗上元二年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後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初唐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沈佺期為唐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唐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升平之作。神龍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後又遷台州...
謁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秦始置,替國君掌傳達事宜。漢沿之,掌賓讚受事。唐時改稱為通事舍人。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說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人請求寬恕或幫助。《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帶著舵工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沒法,只得挽了通事,合那統兵官說情。」
皮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革製的鞋子,有各種樣式,也有皮面皮底、皮面膠底之分。《平妖傳》第五回:「戴一頂木瓜心攢頂頭巾,穿一領銀絲似白紗衫子,繫一條蜘蛛班紅綠壓腰,著一對上黃色多耳皮鞋。」《文明小史》第二回:「那通事鼻子上架著一副金絲小眼鏡,戴著一頂外國睏帽,腳上穿著一雙皮鞋,走起路來格吱格吱的響。」
鄭成功攻占台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餉補給的辦法也非長久之計。 經過此時,曾經被台南的荷蘭總督指派來廈門與鄭氏進行過商務談判的一位漢人通事何斌,因不法之事遭荷蘭當局起訴,潛逃到廈門。這位曾是鄭芝龍的部屬,帶來台南一帶的地圖縣給鄭成功,並建議攻占台灣。聽完何斌的建議,鄭成功「滿心豁然」,心動不己。但是鄭成功的部將們,多不贊成攻打台灣,鄭成功力排眾議,終使眾將領不再反對,決定攻打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000名的部隊,先進佔澎湖,五月初渡鹿耳門,入台江,船隊包圍熱蘭遮城與赤崁樓的普羅明遮城,用28門大砲猛攻。這場在台江上的攻防戰,打了8個多月,直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